春节习俗之贴门神
按照传统习俗,新春伊始,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贴门神、对联,以祈福来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欢迎神灵之一的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古代对于贴年画和贴春联、贴门神,有个专用名词叫“封印”,不论是贴年画和春联、门神,皆有操作的规矩。 “封”,是封闭、阻隔之义; “印”,则是标示于显隐两境,我已经封起来了。“封印”,是指封闭已经扫除干净,清理整洁的内在场态,让邪气妖氛不能再进入家中。
中国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在古人看来,门主出入,在整个房子中占重要的地位。所以古时祭祀,门为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五种主要祭祀之首(还有七祀之说,即司令﹑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后世演变为门神。《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可知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究其本源,门神乃原始的自然崇拜。原始的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五祀所奉供的,都是对人们居处、出入、饮食有用的事物。
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
在门神的传说中,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这两位是专管鬼怪邪物的神,于民间早有流传。《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记载。神荼和郁垒,当然是神话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两位门神历史悠久,从周朝,一直到唐朝,民间主要让这两位神仙把门。
自东汉以后,形成与门神配套的文化仪规,强化门神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
唐朝以后,门神开始以历朝猛将,替代了神话中的神仙。但也不是所有猛将都能成为门神,比如西楚霸王项羽、汉末猛将吕布、打虎李存孝、铁枪王彦章等,都没有被奉为门神。究其原因,大概是人们对门神要求很高,绝非以一个“勇”字就可登上神位。
到清朝前,被民间奉为门神的历朝猛将不下几十位,其中以“十大门神”最为著名:秦叔宝和尉迟恭、关羽和张飞、白起和李牧、岳飞和韩世忠、赵云和马超。
而尤以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位唐代武将充当的门神,最是普遍。
相传,征战天下的唐太宗,平定反王,杀戮叛逆,不说杀的人头滚滚,所废性命,至少也是以万计。有一日,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被其杀戮的鬼魅呼号不绝,整夜都无法安宁。于是他让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宫廷画师,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便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
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于大门口张贴门神的习俗。
张贴门神的要求:应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就成了门神背对着背,像互不理睬对方的样子,即民间所谓的“贴错门神”。而广东话的俚语中,形容两人之间有芥蒂,互相不搭理,就说“贴错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