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站着,跪着……
首发微信公号:记录员范炜 (fw-notes)
公元905年,唐室已经衰微到了极致,朱温完全掌控了政权。但是老朱觉得不过瘾,他要使用极端的雷霆手段震慑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名门望族,彻底瓦解他们支持唐王室的信心,扫清妨碍他篡唐称帝的社会势力。
在今天河南滑县,当时有个叫白马驿的黄河岸边,他对着一帮名门望族和世家子弟说,你们不是自诩为清流吗?今天把你们扔到黄河里,看看你们到底是清流还是浊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驿之祸”。
强人上台要杀人,这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事。但白马驿事件有其特殊的标志性意义,标志着士族政治走到了尽头,中国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可以和皇权相抗衡的世家和望族,皇权从此一步步走向了巅峰。
今天我们看明清的影视剧,大臣向皇帝汇报工作时都要跪着,皇帝恩准一声“免礼平身”,大臣才能起来。实际上,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制,“跪史”并不长。自秦汉到唐朝,皇帝和大臣对话时,大家是坐而论道。
比如贾谊和汉文帝谈话的时候,讲到激动处,不自觉地膝盖移到了坐席外面;裴寂和唐高祖说话的时候,和皇帝一同坐在御榻上;十八学士和唐太宗对话时,也是有座位的,宰相上朝不仅有座,还要准备茶水。
这种大臣和皇帝坐而论道的方式,除了因为中古之前的礼仪文化更加温和儒雅之外,更重要的是,皇帝并不是一股独大,世家大族也有天下的一份子,很多的社会资源、政治经济资源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大家都是入了股的。这些大臣大多来自于世家。有点类似于上市公司,皇帝是董事长,大臣们是董事,大家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会场上,大家尊重你,喊你一声董事长,会下大家要是觉得不爽的话,一些人串联串联,下次开会时说不定就要罢免你。
最典型的就是南朝时期。宋齐梁陈的迭代,实际上就是门阀大族更换利益代言人的结果,在这之前的曹魏代汉、晋代魏实际上也是世家大族重新选举了董事长。
直到隋朝统一,开启了打击世家大族的过程。杨坚的杀手锏就是科举制,科举制的本质是招募打工仔,而不是合伙人。这一创举被后世一再模仿,到了朱元璋手里更是玩得炉火纯青。经过朱温灭唐、经过五代十国的战火,华夏的名门望族终于被消灭殆尽了。
朱元璋打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赶走了蒙元,但是完全继承和发挥了蒙元的奴隶制文化,蒙元脱胎于奴隶制,臣子相当于奴隶。老朱虽然从小受尽屈辱蹂躏,但是却爱上了这种文化,这时候大臣奏事,需要跪着了,有时候也装装样子,对待一些极重要的大臣,赐个坐,是那种小板凳,没有扶手没有靠背的那种,已经是极大的恩惠。
明朝还开启了一个恶劣的风气,不仅要求你跪,而且还会打,就是当众打大臣的屁股,是脱下裤子打。
清朝的时候,更加变本加厉,大臣们上朝的时候要穿特制的护膝,否则跪久了吃不消。明朝的大臣还有一条路径保留自己最后的自尊,就是辞职,皇帝一般都会放行,到了清朝,连这个权利也没有了。
好像忘了说宋朝。没有。
其实在“坐”和“跪”之间,有“站”着的朝代,就是宋朝。创始人老赵是厚道人,虽然没座位,但是朝堂之上是立而论政。老赵的家庙里有一块神秘的石碑,上书“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谁即位了都要到家庙里学习这祖训。后来石碑被金人所毁,被掳掠到北国的宋徽宗宋钦宗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想方设法把这一祖训传递给了宋高宗。宋高宗在战乱中即位,没见过石碑祖训,所以杀了上书的太学生陈东,他在得知这一祖训后,非常后悔,不久即给陈东平反。
如果把华夏比作一家上市公司股票,自秦汉到唐,一直在走上升通道,开元盛世达到了顶点,安史之乱开启了断崖式下跌,赵宋启动了修复式上升,元朝开始逐级下行,鸦片战争后更是连连跌停板。
如果有先行指标的话,恐怕就是“坐”“站”“跪”了。
首发微信公号:记录员范炜 (fw-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