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互道安康(原创)
2021-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田舒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端午节应与人互道“安康”而非“快乐”,但关于个中缘由大部分人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恰逢五月初五,我来科普一下端午节的来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的日子。据《史记》记载,屈原出生于今湖北秭归,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曾任仅次于宰相的左徒,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合齐国共同抗秦。他的主张遭到贵族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放逐了他。屈原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流离中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据说屈原在写下《怀沙》之后,于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对他的去世非常悲痛,为了保存他的遗体,就用竹叶和糯米做了很多叫做“粽子”的食品投到河里,吸引鱼来吃,以免它们去侵犯屈原的遗体,并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屈原。实际上端午的性质跟清明相似,只是比清明的沉重性弱一些,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