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从无到有-降低成本的方法总结
一个产品的从无到有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BRD、MRD、PRD、各类巡回游说....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损耗成本,而在这些过程当中,有很多成本是可以通过一些合适的方法来规避的。
首先,有哪些成本?
回顾这段时间犯过的错,我以自身的经历反思出这样六条原则作为指导:
1、脑子清醒,坦诚询问,换位思考,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2、有抄则抄,略加修改,重复利用;
3、借调资源,互换资源,合作共赢;
4、借鉴学习,自主学习,反省总结;
5、培育流程,形成方法体系;
6、就是干!最小可行化,快速迭代。
比如某个模块的功能迭代,有段时间我节奏稍显混乱,脑子不是很清醒,把某几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弄错,这除了招来正常的被批之外,还浪费了其他人的时间。你看,这里耗费的成本又上升了。
我事后反思了这几件事发生的原因:
节点把握不准,没抓到领导的需求.公司的大体流程虽然基本固定下来,但当时自己接手这块内容的前期开过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在我看来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讨论会,所以在那次的会议准备当中把目的搞错,自然而然犯错。
那如何规避?我当时就应该坦诚询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告知自己的疑虑,真正确定需求。这样做的话很明显就能够减少这些愚蠢的犯错和时间成本的浪费。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确定需求的?我多次犯过这种错,就是自己以为需求是确定的。后面被批之后才发现。“哦!我是错的”,那如何解决这个事情?只有尽可能详细的描述需求,你才能完全有可能抓到用户想要的点。所以我把重要的几个因素归纳如下:
时间、地点、人物(角色)、事情具体内容、目的、产生原因。
把某一次犯错拿来分析:
某一天上午领导打电话给我,我这边需要上次XX那个表,不过里面的那个XX可以用技术给出来吗?然后BALABALA...期间过程,我没有确认为什么需要这个表,需要这个表来做什么。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想到的和领导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带来的开发量也是不一样的。那个上午为了这件事,我浪费了开发的一个人日。我特别心疼,做了不靠谱的事,又浪费了这样珍贵的开发资源。只能给那位开发童鞋跪键盘了。领导的需求非常的简单,30分钟-1个小时就能解决,而我,因为需求的理解错误直接导致人力成本的浪费。
如果当时结合六个关键点把真正的需求描述引导出来,那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再以当时老大的需求作为描述,“我要给XX一些用户数据,帮助他了解XX,推进新的项目,这里面希望这个表里能解决XXXX”。
以上,也是一个获取需求的指导方法。其实很多书里都讲到过需求挖掘的方法,但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需要反思才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科学性。唯有抓准这几个要素,才能够基本把握用户的最基础的需求。后面我尝试开始这样做,形成方法后,效率提升了很多,效果也好了很多。
这一个事例里面就涉及到了:1、4、5三个原则。
再讲一个事例。
一个产品的功能和实现需要经历很多会议,这些会议上我们都要准备很多内容。比如处在BRD阶段,需要拿出数据去说服眼前的领导,需要一些更美好的文字描述来诉说故事。以功能的卖点文字介绍为例,有的时候你的竞品或者市场同类功能的产品上的卖点就已经描述的很精彩,那为什么我们这个时候还要花费脑力去想卖点介绍向我眼前的领导推荐?这个时候直接抄过来,如果时间足够再做点修改,足够应付BRD阶段当前的场面了。切记,抄要抄出水平,抄要找到抄的阶段。不动脑子的事情是这样,当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你完全照抄竞品的卖点介绍,这个抄的水平就很低下了。
这里的这个抄,是高水平机智的抄。除了文字介绍能够展示,还有其他竞品的功能甚至都可以在概念阶段、线框图阶段直接抄过来展示。个人损耗的成本直线下降,效率上升,也不用加班了。但这里重点还是抓准用户的需求,每个阶段的内容关注点都不同,所以需求不一样。
再讲到第三、第六点原则的时候,比如我们的其他同事就在这件事,他有相关的资源,或者我们其他的部门就有相应的资源,或者某家公司与我们的需求切合,这个时候只要找到双方的合作点就能够快速事情的推进了。所以这又提醒我,要注意其他人在做什么,要好好经营资源,资源肯定是经营出来的。这又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公司减少大量的重复与时间成本的损耗。
产品是需要迭代的,需求是要验证的,任何事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能够想得尽善尽美。以上面的资源调取为例,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弄出一个低保真交互原型邀请用户过来使用,询问他是否愿意付费,尽可能找到最小可行化的方法去验证客户需求,这样也能提供更多的数据帮助你获取更多的资源。
减少无谓成本的支出,不仅是对产品负责,对团队负责,对公司收益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唯有这样不断的要求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快速得到提升,多出的时间就能够干更多的事,反正自己是赚的。
借老大的名言镇场:
MVP都没有,你说个P!
这里只求真,没有真理。
微信公众号:PM范儿
记录一个不惧撞南墙的野路子产品经理的故事.
期待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