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读书少: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皆草莽。
暑假期间,《我的前半生》大火,贺涵扮演者靳东成为国民男神,镜头外的他也是热爱读书,文质彬彬的人,对于文化的传承他有自己的坚持,他是现在为数不多的用繁体字更新微博的明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称之为娱乐圈清流的人,却在人大会议上与李健有过一番交流后跌下神坛,网友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谁真的读书多,谁真的有文化高下立判,让网友折服的,不是可以演活大多数角色的靳东,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李健。
李健,清华才子,天籁歌者,一个歌手的澄澈的、干净的独特嗓音会让他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然而,娱乐圈中歌声迷人外貌出色气质佳的人不在少数,李健却始终是褒多于贬的那一个,原因就在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遍览群书让他妙语连珠,博古通今让他能够灵活地化解各种尴尬场面,他在说话之道方面堪称行走的教科书,(可参见他在《歌手》后台与众歌手的对话),而他与著名作家盛可以的对话则显示出一个清华人应有的学识和才华,这不是能够伪装出来的。读书人,内心沉着安定,外表自然云淡风轻,谈吐不凡,处变不惊。
关于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私以为还是曹雪芹回答得好,不读书的人,“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当人读书多了,看见帅哥,便不会只想到“哇!好帅啊”的贫乏语句,而是想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诗句,当看到满天星辰和美丽的洞庭湖景色,不会想到只是要拍照附上一个“美”字发朋友圈,而是想到“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浪漫梦境,当看到茄子时,不会想到烧烤要吃茄子拌蒜蓉,而是想到《红楼梦》里关于茄鲞(茄子干)的做法: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不管承不承认,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今天明天,除了撕下的日历不同,其他的尽是大同小异,体会了七步成诗的天赋,就体会不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心酸,体会了朱门酒肉臭的富贵,就体会不了路有冻死骨的悲哀,大起大落的人生自然也是有的,只是在短时间内,如果想体验别样的人生,那读书将是最好的办法,一字一句间,尽是他人尝过的离合悲欢,短短几页或许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花一段原本用来发呆刷微博的时间,将这一切变成你的人生阅历的一部分,何乐而不为?
除了作家,或许很少有人能直接将读书转化为现实利益,这或许是为什么文学几乎变成一块可有可无的阵地,莫言曾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说过:“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不读书的人眼里,文学不值一提,宛如鸡肋,只是偶尔拿出来附庸风雅的工具,而在读书人眼中,书籍亦师亦友,悲伤时给予我力量,成功时督促我戒骄戒躁,孤独时给我最可靠的陪伴。
在读书人眼中,写出某些对自己而言意义非凡的书的作家应该被供上神龛,日夜虔诚膜拜,有时候想作家真的是一个神奇的职业,一个人脑海中的所思所想,居然可以成为千万读者心中的共同回忆,《盗墓笔记》里的一个场景,引发十几万读者自发前往长白山接小哥回家,他们直言“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读者心中,早已把书中虚拟的人物当成自己的亲人,还有千千万万像《盗墓笔记》一样的书,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一本书,一句话,就犹如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只要时间地点对上了,就会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不止是虚构的故事,那是自己的一整个青春。
读过的书很多都会被忘记,但可以确信的是,书中某个人物的意志,作者的某种准则已经长成了你的骨与肉,为什么有些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兵败如山倒,而有的人奋起如雄兵,这其中,或许就是因了看似不起眼的一字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