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IT·互联网

行走的思绪(八十一)

2024-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倚然君

      学会平等相待,做到相互尊重,应该是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基本要素。好多的为人处世道理,其实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偏就行起来并不容易。就家庭而言,老辈做到平等相待了吗?反观晚辈又做到相互尊重了吗?为什么都懂的这些常识,在具体相处过程中,又那么容易落入俗套,把本该处好的关系,弄得一团糟了呢?   

      处理好与晚辈的关系,对老辈而言,关乎到晚年生活的质量。即便是把“一碗汤距离”空出来了,依然还会面临如何相处的问题。在我的观察中,隔代人住一起的家庭,能够相处愉悦的概率,其实并不太高。有的表面看来、听来,处得还算不错的,但只要进一步了解,其实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千千结。当下隔代人相处,恰逢历史发生巨变、观念发生冲突、行为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好多深层次的纠结、矛盾,并不仅限于一家、两家,而是不可避免的千家万户。既然无法避免,就需要积极面对,有效的方法从来都不是讲大道理,不是居高临下的咄咄逼人、自以为是。只要客观看待出现的问题,充分理解不同的看法,尽可能维护共同的和谐。要把隔代关系处好,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就没了可能和希望。     

      隔代人的矛盾客观存在,价值取向的不同也不可避免,居住在一个屋檐之下,有着千丝万缕隔代关系,能做到和而不同,才是长久之道。记得多年前有晚辈打趣,说咱们的称呼能否知乎其名,能否不去计较长幼尊卑?这打趣明显有着西方的意味。这问来得直接、来得陡峭,让人一时有点蒙圈。略加思考我的回答是,理性方面尚能认同,情感方面难以接受,毕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我们的文明习惯和表达。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问题,而且不少的移居第二代,已经用“直呼其名”,践行了上述的打趣。这仅仅是打趣吗?这种直呼其名是否还意味着人格平等、辈分平等,意味着各自独立、彼此尊重?如此的意味,作为渐老者的我们可以接受吗,如果暂时接受不了,我们又将如何应对?

(本文插图东郊随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