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书伯乐桃源清...

《学会吃饭》:我们真的会吃吗?

2021-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京城野玫瑰

今日,与各位分享个轻松的话题——关于“吃”。

美食,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话题,我们每天都会吃饭,我们也都爱吃,《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的美食栏目,更是让我们对自身的饮食文化引以为傲。

但是,我们真的会吃饭吗?在《学会吃饭》这本书中,作者教授了我们一套全新的饮食习惯,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


1、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食

1)生理饥饿

2)看到食物: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每当我看电视时,只要面前有零食,便会不受控制地拿起来吃;但如果恰巧没有零食,似乎也没有什么失落感、饥饿感。

3)记忆:我们喜欢某种食物,往往和儿时的经历有关。我在伤心的时候会格外嗜好甜食,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小的时候总是被父母限制吃太多甜的有关。

4)社交压力:“应酬”一直是打工人最害怕的场合,除了可能会敬酒,我们也常常摄入过量的食物。

5)说服我们自己吃东西:减肥的姑娘常常说“我只吃一口”。

6)想要做“坏事”:失恋的时候,有的人也会暴饮暴食。

2、让我们感到饱足的元素

1)味觉满足感:“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当我们饿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食物更加美味。

2)腹部饱足感

3)身体饱足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吃撑以后,心跳会明显加快。只有在七八分饱时才会有更加健康的感觉。


3、正念饮食法

从未想过,正念也能与饮食搭上边。所谓“正念饮食法”,就是完全的接纳自己的身体、情绪、饮食习惯,不做任何批判。

其实,无论我们为何想要进食,无论我们吃的是否健康,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需要带有任何负罪感,学会接纳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控制饮食模式。
反之,倘若我们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标准:只能在生理饥饿时进食。那么一旦我们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便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暴自弃。

关于正念饮食,作者为我们举了个例子:

准备4颗葡萄干,先通过正念让自己觉察当下。

拿起一颗葡萄干,像从未见过、吃过一样,去观察、品尝。将它放在嘴中滚动,先不要咀嚼,感受它的形状,留意它的味道。

接着,慢慢开始咀嚼,感受每一口的味道,慢慢吃下……

用同样的方法吃下第二颗、第三颗葡萄干,感受这其中的差异。

再吃第四颗时,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吃它……


4、关于浪费

从儿时起,我们便被教育要节约粮食,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知从何时起,我看到自己的碗中还有剩下的食物,便习惯性地要将它吃完,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吃不下了,也要完成这一仪式。

“吃饱了还能吃两口”或许就是这么被驯化出来的吧。

然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勇敢地将饭菜剩下,逐渐去调整做饭的量,也避免了胃越来越大越吃越多,实现良性循环。


5、记我的第一次尝试

今天中午,我尝试了一下正念饮食法。

当然,在有朋友的场合,我们不可能完全专注,会聊天、也会分神。但这些都没关系,正念让我接纳了这一现象。

我所做的,是尽可能地感受每一口食物带来的感觉。在这样做时,我发现,我吃饭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饭菜也似乎更加可口了。似乎没吃多少,便有了饱腹感,要知道在以前为了吃而吃的时候,我常常吃撑了才反应过来。

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我便有了饥饿感,这种感觉,似乎从青春期之后,便很少能体会到了。

你看,我没有为了减肥而减肥。反而是为了好好吃饭,而减少了卡路里摄入量。

今日又是跳舞的日子,“管住嘴,迈开腿”,让我们一起,迎接更加健康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