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精选远山修改文章专题想法

冬至夜

2023-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在水逸帆

今天是冬至夜,就是冬至节的前一天,今天特别的冷,气温最低达到零下6度,这在苏州是很少见的,而且北风呼呼地叫着,在家里都能听到,象老虎在叫。今天宝宝的接送只能我开车去了,傍晚等在校门口的家长们都在喊冷,每个人帽子围巾羽绒服等都包得严严实实的。

苏州的风俗,今晚要过冬至夜,而且很看重,冬至和冬至夜就像春节和除夕一样。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从此夜晚最长的时期就要过去了。

而且还有个风俗,冬至节要先祭祀祖先,今天我陪着宝宝妹妹在苏州生活,所以上周日就已经过掉了,现在老公一个人在家也放心了。

对于冬至夜,旧时苏州人有一说法,叫做“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其调侃之意是:有钱人家是吃一夜的,穷人家就只能冻一夜了。其实真正吃一夜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事实,更不利于健康,而大吃一顿却是真的。苏州人很讲究吃,冬至夜家家会像有钱人那样吃一顿,其吃的认真程度,完全等同于吃年夜饭。同样有全鸡整鸭大青鱼、蛋饺肉圆红蹄髈、安乐菜和如意菜(青菜与黄豆芽),而且还比年夜饭要多准备几样东西——冬酿酒、馄饨、冬至团。所以苏州又有另一句俗语:“冬至大如年”,也形容为肥冬瘦年。

一口冬酿酒,满腔姑苏情。冬至夜饮冬酿酒就是件天经地义之事,苏州人对冬酿酒情有独钟,冬酿酒就是冬至夜的主角和灵魂,冬至夜没喝冬酿酒就如登泰山没观日出般令人遗憾。

每到冬至夜来临时,老苏州人喜欢拎着各种各样的瓶子或塑料桶,在凌晨三四点钟就在观前街的宫巷元大昌门口,排着长龙等七点半上班后买零考冬酿酒。因为这酒一年酿一次,只在定点卖一个月,每天只有那么多号,卖完为止,故买它也不易。

冬酿酒是由米酒和桂花酿制而成,看上去色泽金黄,酒中掺有细小的桂花花瓣,开瓶后,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而且它的度数不高,一般只有2至4度,老少皆宜。

亲朋团聚一桌,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就着独具风味的冬酿酒,品着卤牛肉、藏书羊肉等佳肴,聊着温馨的家长里短话题,把生活的烦恼关在门外,留在满屋子的只有欢声笑语,那是多么温馨和谐。

冬至夜苏州人的主食也很有讲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冬至节人们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还一个清平世界。

还有喜爱糯米食的,就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菜、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俗名“团子”。作为祭祀品时,就叫“冬至团”。

光吃一夜还不够,苏州人还将冬至节作为大滋补的发令枪。据说“冬至进补,春天打虎”,首当其冲吃羊肉、喝羊汤。早在冬至前,苏州大街小巷,会冒出许多藏书羊肉店来,到处飘着羊肉香。苏州人把吃羊肉都称作“吃羊汤”,称上几两羊肉,切薄放入大瓷碗,加一把细碎青蒜叶,大木桶中舀一勺滚烫的羊汤浇进碗里,喝得满头大汗。寒到极致的日子里是最爽不过的了。

除了羊肉,冬至进补形形色色。有条件的人家,开始准备制作药膳滋补菜:鸡汤甲鱼野生菌,山药莲藕猪手煲,冬虫夏草、龟鳖燕窝、人参阿胶、芝麻核桃、桂圆莲心、红枣米仁等,在眼花缭乱的滋补品面前,苏州人吃得井井有条。

开膏方、熬补药,是老苏州喜欢的传统做法,所以初冬的中医院、药材店,生意好得飞上天。还有各种滋补保健品很畅销,赠老或自用,冬至开始入九了,都想“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今天女婿出差在云南,女儿在加班要到很晚,买的冬酿酒卤菜都没人吃,我带着宝宝们很早吃了晚饭,开着空调,陪他们上床看书听课做游戏。

祝大家冬至夜快乐,内心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