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寄托你无处安放的情怀
最近有需要,整理一下原来写过的连载小说。
其实自从文章写了近40万字完结以后,自己就有意回避再次去查看了。为什么呢?很简单,玻璃心呗!每次打开自己写的小说页面,我都是战战兢兢的,心虚、害怕。怕点击率高,出现不可控的事情;怕点击率低,徒增挫败感;怕看到负面的评论,说明我写得不好;更怕没有评论,说明我写得更不好——压根儿没人有这闲工夫!
这次不得已登录,让我喜出望外的是,虽然点击量依旧很少,但是有条很肯定的留言,大致是:很感动,看到后面都哭了云云。
说实话,用“看哭了”我自己都非常意外。当初是为了情怀去写,因为题材比较小众,所以也不指望有多少阅读量,当然,不指望是给自己的安慰,谁发表文章,之前没有一番豪情壮志?谁不希望一文轰动、惊为天人、达到洛阳纸贵的效果?
2012年在广州实习的那会,我开始构思,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脑子里就天马行空地一遍一遍预演着想写的情节。最后,先草草地写了个完整的初稿出来。2013年4月份,差不多正式入职前的培训时期,我开始每天更新5000字。当时的培训是封闭式的,房间里也没有wifi,我白白背了台电脑没法用。又由于培训的地方远离城市(就是为了让你心无旁骛地学习!),周围连一家网吧都没有,每天心不在焉,也心急如焚——虽然,当时也没有读者催着我更新,但就是控制不住。
5月份入职之后,我的第一份岗位是柜员,白天处理各种交易,涉及金额动辄成百上千万。不过我,为了情怀,也为了骨子里养成的强迫症,天天更新文章,一般是晚上写好存入文稿,设定第二天白天9:00自动放出,于是,通篇下来,每篇更新的时间对仗非常工整。虽然这恐怕是没人注意到的自嗨,但至少带给自己小小的满足。至于因为想着更文白天犯的各种差错,也只能说,幸甚至哉!当时有一群非常好的同事和领导。
这次登录发现小说在2014年就已经完结了。随意点开一篇,逐字逐句地看下来,居然自己都为自己惊叹:我当时怎么能写出来这样的文字?或者说,我怎么写得那么好?甚至比现在写得还好?记得当时为了写文,脑子简直就是一台吸收器:看任何书、读任何文字,都会自动地与自己写的小说情节去匹配,比如这段景色描写非常赞,适合哪一章某处的描写;这段关于人生哲学的感慨让人耳目一新,既能引起共鸣而又不落入俗套,放在那里,甚好甚好……当然,这么说来颇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感觉,不过抄来抄去,容纳百家、融会贯通,如同吸星大法一样,竟能浑然天成,最后我都死皮赖脸地当成自己的了。
回想那段时间,是最累却也是最爽歪歪的时候:文笔进步地飞快,以至于后来调岗也多少发挥了些许作用;最让我开心的,是每天心里有一件事,有一件让我充满使命感的事,有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事。奔着目标前进,心有期盼,竟是这样充实喜悦、神采飞扬。无怪乎,有那么多人,废寝忘食也要写作:陷在文字的韵味里,无论是抓耳挠腮、写不出来时的狂躁,还是福至心灵、文思如泉涌的畅快,都那么让人欲罢不能。
可惜的是,小说完结过后,我再没有写过可以成为一套“体系”的文了,即便有写,也多是书评、影评、公众号。信息爆炸时代,读者越发挑剔,“太长不看”已是规则。一篇文章,1000-2000字是常态,也就是一些随想随感,逗比自黑、灌灌鸡汤,不外如是。
写作是为了什么呢?以前问过朋友,她告诉我:“可能是为了看到自己吧!我们做很多事都是为了别人,唯独写作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以自我为中心。”嗯,听着很玄妙,有种王家卫《一代宗师》里“见自己”的感觉。只不过,“见自己”这重境界过后,还有“见天地”、“见众生”呢!谁也不愿意写个文章就为了自嗨吧!获得读者的肯定,总是对作者最大的褒奖。
前一段时间自己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写作上,都找不到方向:生活一团乱麻,写作荒废已久;如今,生活依旧一团乱麻,而写作,是该重整山河的时候了。聊以自娱也好,寄托情怀也好,以前的文章,也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曾经那样地坚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