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的2035——高考满(零)分作文精选
不得不承认,新课标的高考作文是一届不如一届,但是,写还是有的写不是吗(狗头)?以下,便有四篇(省略形容词)的文章,满分抑或零分,都是未来的事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官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入有一代入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生A:子恒
一个忧伤者的求救
陌生的另一端:
拜托!拜托!请救救我,请听我说!请不要将我想象成一个粗鄙的人,毕竟在2018年,人们是不会用纸和笔写信的。世界的子民还依旧对所谓的数据时代下的隐私保障有所期望,但我知道,回归原始的纸和笔,才是未来的选择。
我来告诉你我为什么如此确信,这便也是我写信给你的原因。
我出生于西元2000年的初始端,在进入新千年的瞬间,我来到世界上,被“幸运地”划为“新世纪的孩子”。但随后我意识到,这是诅咒。从小时候,我便能看见一些事情,不是在梦中,而是确确实实地见到,就好像,我亲身经历,就在现场。最初我将他们视为理所应当,以为身边的人都如我一样,可随后我意识到,我所预见的,是专属于我的“特权”,或者说我的眼是诅咒之眼。
整个国家都在为汶川地震震惊的时候,我感到迷茫,因为我已经看见了它的发生,如同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一般。当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队最后以51枚金牌问鼎奖牌榜时,我感到困惑,因为我所看见的,是48枚金牌。我看见了“天宫一号”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的完成,“精准扶贫”的推动。我能看见这些“未来”,他们就如同我对过去的记忆一般,在我出生的瞬间就被赋予。我将这种能力视作新千年对我的“诅咒”,我着实不知还有没有其他“新世纪的孩子”和我一样,但我意识到2018年,就是今年,我成年的这一年,有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
我依旧能看见未来,我能看见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是,可是,你听我说,2035年之后的一切,我都看不见了,仿佛我从没有窥视过那一部分的未来一般。我对2035年后的记忆,在我成年的那瞬间,被抹去了。我看不见他们,这让习惯于知晓将来的我感到慌张。现在读信的你,无论你是人类还是第七界,请告诉我,未来会发生什么。你不必写信给我,我必定无法收到。我的朋友,你一定要把这封信转交给在2035年满18岁的孩子啊。他们在我成年时出生,他们将接替我的眼,在他们成年的那一刻,继续窥视未来,替我看清2035年之后的世界,这便是“诅咒”的延续啊。
朋友,你的帮助,将拯救我忧伤的内心,让我知道,对未来的凝视得以延续。如此,我也便能放心地生活下去,直至2035年。此刻,我在2018高考的考场上,我早已知道这是一篇0分作文,但我依旧选择如此书写,这便是“未来”,被诅咒的“未来”。
忧伤者
考生B:不二
你好,你好吗
2035年的你:
看到这行字时,你应该是十八岁了,我刚好三十七岁。请原谅这个没有新意的问候方式,十八年前,十九岁的我想了很久,不知怎样的对话会吸引到你。但这没关系,我想,在未来我不会与你保持联系,所以第一印象显得不那么重要。人的阅读速度大约是一分钟400个字,接下来我们将有两分钟的谈话时间,单方面的。
正如你所想的那样,2000年之后发生的国家大事,我都在报纸的头条上见过或者间接的参与过。汶川大地震我砸了存钱罐,北京奥运会我看过直播,首次太空授课的场面让我惊叹不已……但很遗憾的是,现在我对这些事并没有太多的印象,而且我也并不认为这些“大事”对我有何影响。现在看来,只是一些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只是恰好发生在我的少年时代而已。或许,你可能笑我过于自我,但事实如此,时间容易让人变得迟钝,却对往事留下了深痕。
遗忘是人类的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威力越来越大。汶川地震距离现在已有十年了,一个月前还是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哀悼日。记得十年前,“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带着血泪的口号出现在每一个传播媒介上,犹感深重,我觉得这一次的灾难对于受灾者而言一定是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痛苦。但十年的跨度对于一个生命来说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阶段,功名浮沉,生离死别都能轮番上演一番。在不久前看到的一篇采访中,记者找到了亲身经历了地震的四川朋友,刨根问底地让她回忆这场地震中所经历的细节。但出乎意料的是,她想了很久,道:我怕是真的没什么印象了。我并不想强调“遗忘”这个词本身,也完全没必要生硬的将这种本能和卡尔维诺的“世界正在变石头”类似的消极言论挂钩。我只想说,请你认真的再感受一次胸口最柔软的地方,学会记得,接受遗忘。这个世界本来就有自己运转的规律,你所经历的都是布置好了的,这是历史发展惯性的结果,与过去无关,更与未来没有关系。
至今,中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对于其成果你应该比我有更深的体会。不知道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宽泛的目标有没有实现,或许这根本就是个无效的目标,它并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提醒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位置。这样的设置很聪明,没有直白的规定内容,反而用更模糊的目标激励,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目标设置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与目标设置原则相悖,但达到了微妙的平衡。请你放轻松,历史总是重复的上演,而现在你所经历的社会时期正是处于上升的阶段,好好享受吧。
两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其实在最开始,我是期待你回答我的那个愚蠢的问题,但现在,我能感觉到答案了。不过对于每个十八岁的人来说,答案应该都是一样的吧。
一个十八年前十九岁的中年人
考生C:小白
18岁的某人:
展信佳!
在此刻,同你一样,我也是18岁。这样,我与你之间的交流,便是两个18岁青年的对话。我想聊些青年人该谈论的东西: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记忆、对民族的认知和对时代的追问。
在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中,发生了许多事。2008年的5月和8月,是两个唤醒民族情绪的时刻——前者是牵动全国人心的汶川地震,后者是令举国上下为之骄傲的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后,媒体宣传语是“多难兴邦”,一句逻辑未必严密、却能鼓舞人性的话语,代表着一种可以称得上是盲目的乐观。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则极大地满足了民族自尊心。对我来说,这两件事有着我当初都没有意识到的影响,它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我对这个民族的认知——这个民族有着出人意料的热情和凝聚力。而现在,10年之后,我回忆这些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记忆暧昧而模糊,当初被民族情绪所感染的样子早已忘在脑后,记忆中的画面充满噪点,声音也失真了。对于历史,人总是健忘的。
2013年的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和“精准扶贫”开始推动,我都无甚印象,只记得电视画面中,太空舱里蓝色的球形的火焰。自2008年以后,就没什么事能像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一样,牵动着这个国家中的大部分人的心。那时我才恍然意识到,这个国家很大,看上去是很多人,其实只是一小撮。
2017年,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侵入了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和角落。也是自那时起,互联网上,精英的话语权旁落,那些平民百姓,借助着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力量,占据着主流的声音。
我曾经很疑惑,在自己年幼时所接受的理念为何在此时此刻被嘲笑和排挤;后来我理解了,现在中国是一个有着很多声音的地方,每个声音都有他自己的诉求。有些人的声音代表着许多朴素的、直觉性的价值观,有些人的声音能感染其他人,有些人的声音有着自己的目标受众,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声的大多数谁也不让着谁。
我有时会想,你们那个时代是怎样的呢?你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国家、所身处的时代有什么看法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化”这句话,在我们这个时代还只是一句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一句略显空泛的口号,2035年离我们还有些遥远。而在你们那个时代,2035年真切地发生了,我们所书写的未来将要成为切实发生的事情,并在那之后成为历史。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它悄无声息地发生,又悄无声息地过去,最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风中。我希望,我也祝愿,你能在2035年结束的时候,说一句:“2035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顺祝:
身体安康,学业进步!
小白
2017年6月8日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心上油(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72812634/
考生D:Vapor
在我还能沉默的时候
2000年是千禧年,若依此标准,我算半个世纪宝宝,众所周知,我们是非常喜欢标注和纪念一些特殊的日子和节日,此举的最大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为稀松平常的事物增添特殊性,以便展开庆祝、讨论和批判,例如本人就读南昌大学,2021年将毕业,彼时适逢我校创办100年,将展开一系列庆祝活动,我们这些“百岁毕业生”——尽管这名字不免让人想起一伙身穿学士帽服的白发老人,又将是备受瞩目的一代,学校也对此高度重视,我们受宠若惊又不免惶恐,生怕配不上此命号,有辱于校。
对于世界上其他时期出生的孩子来说,我们经历的东西比他们多也比他们少,多在这个光怪陆离飞速发展的世界给我们的阅历和物质,少在这个安逸平淡的生活给我们的磨练与苦难,世界会一直push,船子箭括水,又向帽儿山,每个人都在说着自己的事情。做着自己的手势,向世界发表见解与看法,向人生发出疑问和焦虑
我对这个世界总有一些格格不入的想法,认为真实比虚拟要好,尽管虚拟能让人兴奋和激动,尽管真实有可能丑陋而失望,但我们必须接受,在社交网站上的那些东西并不能成为我们手中的武器和面包,我们这个年代是虚拟而滥情的一个顶坏的时期,我很不喜欢,但又沉溺其中无法逃避。每个人都坐在屏幕前扮演骑士和诗人,为正义奔走呼号,为美好摇旗呐喊,戴着像素面具,手持光标宝剑。
我却总是害怕,而真正的巨龙来袭时,我们没有还手的力量和斛旋的余地,是不是还能闲下心读一本不那么功利的文学书,坐下来喝一杯不是那么浓烈的淡饮。生活的天平已然失恒,社会的重心业已偏移,这一切是我们的堕落的开始,也是时代给我们的毒药。
我们这又是一个聒噪的年代,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显示心极重。可怕的是,与以前不同,我们逐渐在排斥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发立言的人,换句话说,我们开始认为沉默即是不存在——他们被开除了人籍。而如今,一声不吭的人却常常被选择性地剥夺了话语权,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所以他们不存在,那些在背后沉默寡言的人,那些在前面踯躅开路的人,隐藏在角落和谷壑,微弱而隐秘的,抑或伟大而沉默的,死去了。
王小波说:“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
说实话,比起给你们留下什么精神鼓励,我更愿意看书和写小品文,我境界不高,不愿意为他人的思想和见地做开拓者,某种意义上,我极度自私,始终认为向他人分享见解是严肃而谨慎的一件事,一来效果不佳,二来会错意思,则又有被指责胡乱引导之虞,譬如此文,胡言乱语一通,我自己都理解困难,你要说你全看懂了,那我只能认为你在胡扯。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