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房子——厨房篇
接上文 老家厨房
洗脸架的对面是一张靠墙的长方形桌子,桌子上放有各色各样的大罐子、小罐子,有吃光黄桃的黄桃罐头瓶,妈妈会把买回来的一袋白砂糖,倒入洗干净的黄桃瓶中。还有梨子罐头瓶,里面放了大块大块有点泛黄的老冰糖。那种灰黑色的大口陶瓷罐子里,装有白色的固体猪油,猪油上面还有被锅铲铲过的痕迹。方桌上还放了蜂蜜,很厚很厚的木砧板和菜刀。总有一个叫洒洒的小女孩,吃力的挪来小板凳,站在凳子上,去够放在里面的老冰糖,悄悄的,不让妈妈知道。小小的嘴里,塞了一块大大的冰糖,好甜好甜,洒洒的心飞了起来。
方桌的一侧是一个竹子做的碗柜,碗柜分为上下两层,有好多碗,还有剩菜、剩饭。从小,洗碗的活都是姐姐和洒洒两个人包了,家里过节来人吃饭,总会有20个左右的碗要洗。姐姐在锅里洗第一遍,洒洒在盆里洗第二遍,再用清水冲第三遍。然后,姐妹俩把洗好的几叠碗,整整齐齐地放到碗柜里。每次做家务的时候,姐妹俩都会唱着歌,《小螺号》、《快乐到家》、《让我们荡起双桨》、《世上只有妈妈好》、《蜗牛与黄鹂鸟》等等,受姐姐的影响,洒洒特别爱唱歌,姐妹俩的歌声飘在屋子里,溜到了外面,消失在空中。
家里的灶台有一个直通到外面的大烟囱,燃烧室的烟就是从烟囱里排出去的。洒洒经常坐在灶台下的小板凳上,往燃烧室塞点从山上扒下来的针叶树的小杆子,再往杆子上架点针叶树的叶子(老家山上都是针叶树,掉下来像针一样的叶子,大部分都是两根“针”在一起的,偶尔会碰到三根“针”连在一起。成千上万的针叶子被扒拉回家当柴火用,特别好使。)从火柴盒里拿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侧面用力擦出火来。再把点燃的火柴轻轻地递到针叶下,有时一点即燃,柴火都烧了起来。有时火柴仅仅烧掉几根“针”,火苗就没了,那时,就赶紧趁着还有点星星之亮,嘟起嘴巴,大口往里吹气。一下、两下、三下……会吹到头有些晕,大脑缺氧。突然,“哄”一下,火燃了起来,热气喷了出来,烧到了洒洒前面的刘海,刘海迅速卷了起来,形成了小波浪,伴随着一股焦味,用手一捏,烧焦的刘海就掉在地上。还好,只有一小撮。
不管怎样,都能成功生起火来。只要火起来了,后面就好烧了。洒洒用火钳往燃烧室塞柴火,冬天还可以取暖,把手离燃烧室入口近点,就可以感受到暖意。夜里柴火发出很大的光和热,洒洒的背影被清晰的印在后面的墙壁上,小脸红扑扑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