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漫步指南简书电影今日看点

从北京到纽约

2017-02-07  本文已影响258人  小瑜姑娘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北京人在纽约》

以前也看到过这句话,稍作思忖,没有深究。今天在书架上无意又看到这个封面,原想简单翻看 ,没承想两三个小时一晃而过。再回神,已是卷末。

《北京人在纽约》是曹先生的第一部大作,也是他多年移民美国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

乍看,小说是在讲述华人移居美国之后的种种移民问题。实质上是讨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之下,国人的文化适应问题。归根结底,是探索如何在适应新生活时,弄明白“我”的问题。

你我每天都在讲,现在的生活千变万化。早晨还在争论的事情,晚上可能已经转变了180度。偶尔我们笑称,这比电视剧情节还快。

因此某些成功学讲,抓住机遇就等于抓住了成功。在新生活面前,谁率先适应,并积极应对,谁就抢了先机。我们不鼓励满脑子地狂打鸡血,也不鼓励年轻人在床头堆满这样的“成功秘籍”。因为这种“毒素”,容易让人精神亢奋、手舞足蹈、异想天开、忘乎所以。一旦没有思考和分析的支撑,人,如何为人?

但生活不易,多少人不是为了适应而适应,为了站稳而改变。

王起明从初到纽约的极其窘迫,只好从餐饮业的洗盘子做起。他有好多次想丢掉手中的盘子,重新开始小提琴的生活。他觉得不值,“难道我来美国,就是为了刷盘子吗?”

为了生存,他坚持下去。心中总有不甘,这样的不甘最终促使他做出改变。很快,他辞掉了这份工作,开始编织自己的服装梦想。他很聪明,也很幸运。最重要的是,他把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纽约,他可以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一连一个月。当第一次在纽约时装周里,设计师安东尼对他微笑点头的时候,这个Chinese boy 才真正地感觉到,他在纽约站稳了。

为了适应而适应,因为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所幸,当我们积极地去面对时,结果往往不差。比如,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在被女友甩掉后,当晚就心血来潮,在6个小时内码出了一款新的应用——大头照对比分析应用Face Mash,把校园里的美少女照片传到网上,任人评分。在上线初期,应用需要不断更新。

他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各项试用体验,然后就疯狂地、着了魔一样回去敲代码,实现新的功能。于是,就有了风靡在美国各个大学,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的Facebook。

小扎对项目发展的高度敏感以及高强度跟进的行动力,让他不仅适应了市场的需求,而且真正地把住了这个事情。

渡过了第一个难关,适应了新的生活,接下来很快就会被这种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或许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生活。

邓卫说,王起明夫妇在美国的发展,就是“美国梦”的实现。

从一无所有,在纽约地下室里紧张地工作,到后来开起了自己的毛衣工厂,开上了豪车,住进了雅致的三层别墅,自己当上了众多纽约打工者的老板,王起明在内心里是骄傲的,因为他刚到美国第二年,就开始了创业,顺风顺水。从洗碗工到一厂之主,一个个项目的顺利进行,让这个年轻的Chinese boy 在纽约赚足了眼球。

由简入奢易,他很快就适应了每天与上流社会各方人士交际的生活。

初识阿春时,她说:“男人有钱了都这样。”

他说:“我不。”

她说:“你也一样。所有男人有了钱都这样。”

他紧张又坚定地坚持:“我真的不会。”

后来,渐渐成功的他也开始了家里“妻子”、心里“情人”的生活。他也开始了赌场的尝试,并在赌场上输尽家财。

他在纽约尝尽人情冷暖,终于有了一方家业之后,把心心念念的女儿接到美国。本想给她最好的生活,却见证了女儿的极度叛逆,抽烟、吸毒、酗酒、乱性等,所有移民少年的问题都在这里集中呈现。

在他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女儿也不在了。

他适应了纽约的生活,并通过努力,在美国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

“我是谁?”

“我想成为谁?”

“我到底想要什么?”

曾经遇到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姑娘,为了能在城市里谋生,她在一家餐厅打工。后来,姑娘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开了一家餐厅。丈夫对酒精严重过敏,为了生意场上的左右逢缘,她不得不陪着客户一杯一杯地喝酒。

生意越做越大,餐厅变成了大酒店,应酬也越来越多,她几乎每天都大醉回家。丈夫心疼妻子,狠下心把酒店关了,却发现妻子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嗜酒症。长久大量地酗酒生活,已经在她的身体里形成了习惯。虽然她还是吐得一塌涂地,不省人事,但一日无酒就像犯了毒瘾一般难熬。

可怜的女孩,或许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却失去了原本的“我”。

至今,还记得大学时辅导员在新生见面会上给我们的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从北京到纽约,从你的家乡到现在这里,从今天到明天,我们要不停地适应,不断改变,无论何时何处,请不要忘了那个最初的“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