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相信我,这是爱

2019-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丽霞

昨天,做了一场《如何面对辅导作业中的情绪难题》的分享,同学们夸我平和。
今天,我不平和了。

早上我看到楠姐转发了丛非从的一篇文章——《很抱歉,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文章结尾说:你可以嫌贵而不买,但是你指责人家卖的贵是怎么肥事?

我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

我想到上周日和孩子的争吵。晚上吵完之后,孩子睡下了。我去她房间,她看我进去,眼睛红了。我坐在床边,轻轻哼唱小时候哄睡她时哼的歌: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孩子闭着眼睛,泪水流出来,我轻轻给她擦去泪水。躺下来,抱着她,继续哼唱。好一会,她迷迷糊糊地说:妈妈,你也快去睡了,我好了。

我想,这是爱。

再上一次和孩子争吵,孩子说了很过分的话(青春期的孩子,你懂的)。孩子的爸爸听了大发雷霆。我用残存的一点点理智大声地吼着和孩子说:哪怕你说的话让我如此伤心,甚至绝望。但是,我还是得承认,我是如此爱你,永远爱你,不会改变。

我想,这是爱。

丛非从的文章说,是人就会有期待,期待没有被满足,就会受伤,会指责,会失望,会冷漠。
说的对。

作为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对孩子有期待,对于孩子来说也很必要。但是,我们要明白,期待是属于父母的,孩子有权利不满足我们的期待。

成熟的人知道,自己的期待属于自己,他人就是有权不满足。期待不被满足会感到受伤。受伤了,就要自己看病养伤,不要拖着受伤的身体再去伤害或攻击他人。这是负责任,成熟的人就是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承担自己所有选择的结果。

这理放在哪里都这么说。

亲子关系不可能改变和分割(虽有极端情况,但相信谁都不愿意看到)。如果父母因为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就不爱孩子了,那不是爱,是父母和孩子做的一场交易。对于缺乏生存资源的孩子,是要胁。

夫妻关系,是成熟的人的选择,可以分割和放弃。

两种关系,完全不同,不可比。

想想我和孩子的争吵,我当然受伤。可是,我扪心自问,我可以做到不爱孩子吗?我做不到。如果她离开我,我会牵肠挂肚地想她。看到好吃的,我第一个想到她;看到好玩的,我第一个想到她。

我想,这是爱。

在任何关系中,我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会争吵。我会受伤。孩子也会受伤,我心疼她。

我想,这是爱。

但是,受伤之后,我们可以不互相伤害,不因为自己期待不满足而去伤害对方。我们都受伤了,仍然可以张开怀抱,彼此温暖。

我想,这是爱。

爱,是情感。
我们生气、受伤、失望,是情感的表达。
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没有对错。
丛非从的文章,混淆了情感和情绪。

我记得最初学心理学时,讲基础心理学的老师说:情感和情绪不同。情感通常持久稳定,情绪通常短暂爆发。和情绪相比,情感更为深刻。与情感相比,情绪更为易变。情绪是情感的表达,离开情绪,情感无法表达。

我们需要做的,可能只是改变我们的情绪反应,不是发火,不是攻击,不是指责,而是真实的表达。

前几天,我们一家人下楼散步,孩子非要到小区外面走远一些。我体能不足,走不了那么远。我有些生气,而生气的更深一层情绪是失望。我说,你这样只考虑自己的时候,我真的很失望。孩子叹了口气,没有再往小区外面走。

所有的妈妈都会为了孩子焦虑、难过、愤怒。
但是我相信,所有的父母和我一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不要为了自己的情绪,否定自己的爱。

哪怕我们家大发雷霆的爸爸,也在发火之后,心疼下午放学连考两场试的孩子,去学校接孩子,背着孩子重重的书包,陪孩子有说有笑的回家。

相信我,你和我一样,记得孩子爱吃的,爱玩的,愿意给孩子自己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
这,是爱。


hands-heart-love-305530.jpg

相关阅读推荐

无条件的爱,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小秘诀
父母情绪失控时,如何与孩子交流
用科学方法辅导孩子作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