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努力成就一群人的成就》

2021-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狮子813

哈喽,大家好!我是#叶倩叶老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成就》《善战者说》,30天共读3本书,读书家的小狮子,今天是我读书打卡第28天。@叶倩叶老师

今日分享给大家,读书思考复盘如下:

《努力成就一群人的成就》

2016年4月18日,被称为”教练“的比尔·坎贝尔,在跟癌症抗争多年后,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75岁。

在他的葬礼上,来悼念的人包括了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还有苹果的CEO蒂姆·库克,亚马逊的ceo杰夫·贝佐斯,甚至还有美国的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等一千多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多的”大人物“聚集在一起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比尔·坎贝尔是这些人共同的”教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出自《论语·雍也》的名言,时隔千年依然被后世人牢记,因为它表达了一个关于管理者的深刻道理:若要衡量一个管理者的能力,就要看他成就了多少员工。

比尔·坎贝尔曾是硅谷众多企业领袖的精神导师,其中包括史蒂夫·乔布斯,拉里·佩奇,蒂姆·库克,杰夫·贝佐斯,谢丽尔·桑德伯格等等。若按成就的员工数量与质量,比尔绝对称得上”金牌教练“。

今天详细阅读完这本书籍《成就》,其实本书就是比尔·坎贝尔的教练手册。让我们一起从书中探寻比尔的思想,一起来学习他是如何”成就一群人的成就“的。

比尔常说的一句话是:”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先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

说到底,一个人的职位越高,他的成功就越取决于能否让别人取得成功。

”教练“这个词最初运用在体育赛事中,指”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的人“。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练“的意义逐渐引申为”协助当事人达成目标“的人。

与传统管理的理念不同,教练的思维是把团队比作一支球队,他们要做的不是如同军人般服从命令,而是把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并且在与其他人的协同配合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因此,教练思维要求管理者把自己变成一面镜子,能够让员工看到他本身的智慧和潜能。而教练要做的,是对每一个员工的尊重与敬畏,并且学会顺势而为。

在人们不断追求个性化、深挖自身潜能的今天,教练思维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只关心”自我提升“,而只有少数人才会重视“让别人变得更好”。

但是,当一个人的职位越高,他就越会发现: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绝不能只靠他自己的力量。谷歌CEO桑达尔回忆比尔常说的一句话:“你在这个位置上,你比别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力量。”

那么,管理者如何运用“教练思维”带好团队呢?接下来,我们就选取比尔几个比较反常的处理思维来讲一讲。

相信对于每个部门来说,“开会”是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观点中,领导一般会选用“开短会”的方式来提高效率。但比尔的观点是,会议中一定要留出“闲聊”的时间。

因为在闲聊的过程中,参会人员放下了戒备心理,拉近了团队成员之间的距离,也就更能让会议在坦诚和开放的心态中完成会议最重要的“交流与传达”的作用。

再有,比尔还经常要求管理者,“多提问题,少下结论”,因为只有在分析清楚问题之后,事情才好解决。

以互联网开发工作为例,产品经理与工程师最大的“代沟”在于,经理不理解实现功能的难处,工程师不理解实现了功能的意义。对此,被比尔建议产品经理直接告诉工程师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消费者的背景资料,让工程师直接做决定开发什么样的功能。因为,管理者不需要事无巨细地指导,而应该做好“教练”的本分。

除此之外,比尔提倡公司应该让被裁的员工“有尊严地离开”。

比尔认为,裁员不是被解雇人的失败,而是说明了公司管理的失败。在遇到裁员的情况,公司的管理者不仅不应在支付遣散费的时候设置障碍,更要赞扬离开的人所做的贡献。而这样做的效果,不仅让离开者能更自信地在新的公司面对新的挑战,更会对留在公司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让我们抛开管理的角度,其实单从为人的角度来看,“唯有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同样也是一个普适的道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管理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比尔的观点对于具有较高认知起点的员工更加有效,但不适合所有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需要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取舍,不要照搬书中的观点。

感谢《成就》这本书让我更加具体得明白了一些管理学的实操内容,接下来会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做一个善良的认真倾听助人为乐的教练,努力成就一群人的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