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才能做到了

2021-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怡情别莲

【引文】王阳明:"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王阳明先生的"未发之中"对应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人心如明镜时,看待事物就不会带入自己的情绪和偏见,客观地去处理。"体用一源"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一切行为都出自于心。人们只所以"未能发而皆中"原因是"未发之中"。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没事时,情绪,思维都能保持在平和稳定状态,也能做到恰到好处。然而当在遇事时却手忙脚乱,这是从心里没有做到平和稳定,从跟上讲,还是从心里没理解清楚。

比如,一个人看到一些鸡汤文时或者自己处事过后,看到要对他人和善包容,心里美滋滋的,发愿要善待周围的每个人。然而一遇到稍不合自己意思的事,就会斤斤计较,求全责备,心中的"我执"占了上风。什么和善,什么包容都跑到九霄云外。从本质上讲,这是他从心里没有想通,没有将"我执"的信念从心中放下。对他来说,放下只是从头脑中放下,甚至只是从言语上放下。所以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和善,包容。

要想"发而皆中",必须"未发之中"。平时想不通,临事时一定做不到;想得通想透了彻了,遇到事时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