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杜少卿(三)

2023-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惑惑来了

前面说过,杜少卿还尽心供养着家里的一个下人娄老爹。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娄老爹名叫娄焕文,原本是杜府的管家,也是杜老太爷的知心朋友,在杜家干了三十多年,现在因体弱多病,已经没有什么差事。他自己有儿孙,但是杜少卿还是将他养在自己家里,甚至把他的儿孙也接到自己家里来侍奉汤药,自己也早晚问候。

他侍奉娄老爹有多尽心呢?看看他家的小厮怎么说:

娄太爷吃的粥和菜,我们煨了,他儿子孙子看过还不算,少爷还要自己看过了才送与娄太爷吃。人参铫子自放在奶奶房里,奶奶自己煨人参,药是不消说。一早一晚,少爷不得亲自送人参,就是奶奶亲自送人参与他吃。

为什么要这么尽心侍奉?因为杜少卿敬重楼老爹的为人。韦四老爷称赞娄老爹是“古之君子”,那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他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杜府老太爷去赣州赴任,家里的所有田地房产都交给楼老爹管理,老太爷从不过问。杜家的穷困亲戚来求助,他用杜家田产的利息极力资助,杜老太爷知道,但也不过问。

他是一个清廉自律的人。楼老爹每年的佣金是四十两银子,他一文钱也不肯多拿。家里的儿孙们来到杜府,他只让住两天就打发回去,走的时候还要搜身,怕管家们私自送他们银子。

他是一个善良仁厚的人。他到佃户家里收租,佃户备两样菜招待,他一定要退下一样才肯吃。对那些欠着杜老太爷银钱的穷困人家,他看还不起,就把借券权都烧掉了。

这样的楼老爹,到了晚年,自己没有什么积蓄,家里一贫如洗。杜少卿不忍心让他回乡受苦,便在自家府中侍奉他颐养天年。然而楼老爹已是行将就木之人,病情一天天加重 了。临终前,他告诫杜少卿:

你的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但是你不会当家,不会相与朋友,这家业是断然保不住的了!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甚么样人。像你这样做法,都是被人骗了去,没人报答你的。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你只学你令先尊,将来断不吃苦。你眼里又没有官长,又没有本家,这本地方也难住。南京是个大邦,你的才情到那里去,或者还遇着个知己,做出些事业来。这剩下的家私是靠不住的了!

楼老爹说的是肺腑之言啊!他说的没错,杜家的家业在杜少卿手里是绝对保不住的。他给楼老爹准备了丧事用的棺木、衣服、被褥等寿器,钱从哪里来?卖田。管家王胡子觉得卖亏了,明明可以卖1500两银子的田地,对方只肯出1300两,杜少卿仍坚持卖。王胡子只好答应卖地,可是也劝说他:

小的还有一句话要禀少爷:卖了银子,少爷要做两件正经事。若是几千几百的白白的给人用,这产业卖了也可惜。

杜少卿拿这1300两银子干了什么呢?

给了娄老爹的孙子一百两,还不让他和娄老爹说。

看祠堂的黄大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塌了,他给了五十两银子的维修费。

赠送鲍廷玺一百两。

借给朋友臧三爷救急三百两。

帮助朋友张俊民捐银一百二十两。

大家还记得吧,天长县的王知县曾托人邀请杜少卿相见,被杜少卿拒绝了。可是,人有旦夕祸福,这王知县突然犯了事,被罢了官。人走茶凉,这昔日的父母官竟然连住处都找不到。旁人都在看笑话,杜少卿一听说这事,立刻让王胡子请前知县到自家花园来住。他说:

我前日若去拜他,便是奉承本县知县,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杜少卿称得起“豪杰”二字。张俊民的评价是:少爷为人好极,只是手太松些,不管什么人求着他,大捧的银与人用。

其实我们知道,杜少卿便是吴敬梓自己的化身。吴敬梓就是这样把家财散尽的,只是文中没有写他的家族纷争和内心痛苦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