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人生效率手册:学会时间管理,拥有高效人生

2021-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慧慧子

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分享了怎样找到人生目标、确定要修炼的硬本领,以及怎样实现早起,利用好这个“可控、高质量时间段”来提升自己。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关于自我提升的大课题:

时间管理 #

说它是个大课题,一是因为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和体系,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二是因为没有哪种时间管理的方法适用于所有人,要做好时间管理,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时间管理”这个名词本身也受到争议,有人说,时间管理其实是目标管理,或自我管理。说法不一样,其实思路差不多,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是先用“时间管理”这个名词吧。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时间管理常见的三个误区,以及避免误区的三种对策。

【误区1】时间管理就是逐事记录

【对策1】目标性法则(SMART法则)

了解过时间管理的人可能都听说过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是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柳比歇夫一生在很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但大部分中国人最熟悉的,是他26岁时独创的“时间统计法”。

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下做每件事的时间,再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阶段性总结,以此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柳比歇夫的记录有多详细?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来感受一下。

经过多年的时间记录和统计,他对时间形成了极高的敏感度。据说他与记者见面两次,不用看时钟,就知道见面持续了几小时几分钟。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将这种看似繁琐的方法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他去世为止。

于是,有不少人想要做时间管理时,第一个念头也是记录下自己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但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时间消耗的多少并不敏感,对统计方法也不熟悉,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搬这种方法恐怕坚持不过两天,因为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记录时间上。

可以说,这种逐事记录的方法甚至算不上时间管理,只能算时间记录而已。

针对这个误区,作者建议使用管理学中知名的目标性法则——SMART法则(如图)。SMART是五个字母的缩写,指的是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可实现)、相关的,并且有时间限制。

从这条建议可以看出,作者把时间管理的思路转化成了目标管理,或者说把二者做了结合,因为其中的T原则就是“有时限的”。

以常见的减肥为例。只说“我要减肥”就是一个不符合SMART原则,也不符合时间管理思维的目标。结合SMART原则:

S 具体的——减体重,还是减体脂率?要减多少,或减到多少?

M 可衡量——怎样证明减掉了?每天称体重,或测体脂率;

A 可实现——一个月减50斤就不太符合这个原则,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减3-5斤属于可实现的范围;

R 相关的——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比如控制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每周健身3天,或跑步10公里等等;

T 有时限——是一个月的目标,还是半年的目标?具体到小的时间单位(比如每天)需要完成多少?

虽然看起来只有“时间限制”这一条原则和时间有关,但仔细想想,不管是每天称体重,还是控制摄入,保持运动,每一条都要结合时间的维度来设定。所以说,如果设定了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也就从不同维度做出了时间上的规划,那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时间管理方式。

【误区2】日程过满,事项过多

【对策2】要事优先法则(+40%机动时间)

时间管理常见的另一个误区就是不做计划则已,一做计划就恨不得把每分钟都塞满——从起床到入睡,除了一日三餐加路上通勤3小时之外,计划表里排了工作8小时,读书2小时,运动1小时,学英语1小时,陪孩子3小时,追剧1小时……

这样的日程表看似一分钟都没有浪费,实际完成起来其实难度极大,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可能遇到很多自己控制不了的外来因素。

对于刚刚尝试做时间管理,或者定日程表的朋友来说,比较稳妥的是采用作者建议的,在睡眠以外的时间段,做计划时要留出40%的机动时间,比如醒着的时间有17小时,只做10个小时的计划就可以了。

这一点和听说你也想早起: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中提到的“完成80%计划就算成功”是同样的道理,避免计划过满或过多,反而容易把一整天的计划都给打乱掉了。

人每天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与其计划10件事情,不如保证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时间管理上的要事优先法则,可以根据人生效率手册:人生目标必须可拆解,不能拆解便无法实现文中提到的“重要、紧急四象限”找出每天必须完成的三件事(或一件事、两件事都可以),如果能够完成,再考虑其他没那么重要的事项。

总之,要想让自己的时间管理越来越完善,就要从易到难,要想办法多鼓励自己,通过完成目标来提升自信,而不要关注每日清单够不够丰富,朋友圈打卡够不够亮眼,因为在能力和经验不足时,设定过高的目标很容易给自己带来挫败感,甚至完全放弃做时间管理了。

【误区3】理论过多,实践不足

【对策3】PDCA法则(单点突破法)

最后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有些人热衷于学习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是几乎从来不尝试应用。从我们以往的做事经验应该知道,凡事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于提高实际水平是不会有很大的作用的。

文章开头我们说过,时间管理特别需要实践、改进,再结合自己的习惯和需求,才能形成有效的体系;生搬硬套三四五种方法,就觉得自己会做时间管理了,这是对时间管理的极大误解。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练习时间管理呢?可以使用书中介绍的“单点突破法”,也就是PDCA法则。如图所示,PDCA法则是一条管理法则,用来进行质量检查。

P是计划,D执行计划,C检查,A行动,也可以说“处理”,就是结合执行计划以及检查的结果,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这四个步骤就构成了“想法——实践——完善——再计划——再行动”的一个闭环,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原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用在时间管理中,就是把我们制定的日程表(P计划)试行一两天(D执行),然后进行总结(C检查),找出不切合实际或不够合理的部分,再改良计划(A行动/处理),这样不断循环,直至形成最适合自己的高效时间管理系统。

而且,PDCA法则不只可以用于时间管理中,对于任何我们需要试行并完善的事项,都可以使用它来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以上就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三种常见误区,和三种解决的对策,我们不需要把这三种法则同时应用,只要把其中一种掌握好,就可以把时间管理做到很出色了。

我是书生慧慧子,明天我们来聊聊怎样打造学习流程的闭环,晚安~


人生效率手册

作者 张萌

这本书可能会挑战你原有的认知,

让你重新认识自己,

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否定自己的过去。

但只要你坚持度过这段时间,

就能重塑自己的人生,

重塑全新的你。

在未来的某一天,

你每天的努力都能扎扎实实地被看见。

*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unsplash和pixabay网站,感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