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好书推荐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2017-02-05  本文已影响65人  8135378d8151

前两天看了一本书,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这本书很早之前就买了,但是一直放着没有看。这两天正好比较空闲,于是就把这本书看了。

之所以要看这本书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因为这本书销量比较高,然后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李笑来是很牛逼很厉害的一个人,所以就这样看了这本书。这本书应该是讲自我提升的书籍,书中讲了很多内容,有讲时间管理,也有奖,如何逻辑思考,如何交流,还有很多很多。

本书主要分为九个章节,困境,醒悟,现实,管理,学习,思考,交流,应用,积累。

一.

首先从困境开始,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困境,想得太多,可是读书太少,目标太高,但是执行力不够,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干等等问题,由这些困境引出时间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永远无法管理时间,我们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

二.

一直身处困境之中,终究还是要醒悟,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心智在本书中就是指一个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一个一个的困境,在书中提到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大脑控制自己,让自己的大脑有意识,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无意识大脑在遇到刺激时,会立即作出反应,这可能就是人作出的感性决策,但是人在感性的状态下,往往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比如生气的时候,就会做出某些过激的行动,比如欲望来临的时候,往往也会做出某些不恰当的行为。而有意识的大脑,则是在遇到外界刺激时经过大脑的理性分析之后,分析不同决策之后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未来的种种情况,再作出合理的反应,这样可以避免在某些激动情况下做出的的不好的决策。

三.

接下来醒悟之后是现实,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现实,速成绝无可能,交换才是硬道理,完美永远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

我们当今生活在一个浮躁的世界里,大多数人并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要干什么,要怎样做,只是想单纯的运用一些短平快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比如我们妄想通过看一本书,通过简单的听一次讲座,参加一次培训,就能够锻炼出电视中主持人那样的的口才,可是我们却没有仔细想过,那些主持人是学习了大量的知识,经历了大量的活动几十年的经历与经验造就出来的,而不是短短的,能在几天几个月之内达到的。而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浮躁的现象,比如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行动力,目标定得太高,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做新年计划,做学期计划,但是真正按照计划完成的又有多少人呢!

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要切合实际,不要制定过高的目标,要知道交换才是硬道理,付出时间才能获得知识,付出时间才能获得技能,速成绝无可能,完美也不存在,所以不要被电影中的完美的人物所感染,那只是电影中的人物,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精神寄托而已,认识到这些现实,对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尤为重要。

四.

接下来是管理,而管理主要是针对时间,在书中的开始讲道:如果一切任务没有按时完成,那无非只有三种原因:第一任务没有按时开始,第二错误的估算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第三在完成的过程中执行出现问题。

所以在制定任务时,首先需要正确的估算任务完成的时间,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错误的估算时间,比如安排两个小时做ppt,两个小时准备演讲稿,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是四个小时过去了,ppt还没做出来,这就是错误的估算了时间,而我们为什么会错误的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

原因在于任务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熟悉的任务,一种是我们不熟悉的任务,对于熟悉的任务,我们往往可以准确的估算完成其所花的时间,比如背单词一小时可以背三十个,但是对于我们不熟悉的任务,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任务,比如接到一个新的项目,这时候我们没有接触过此类任务,我们也不知道完成这个任务需要花多少时间,我们对此类任务过程不太熟悉,这导致我们通常会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在正确的估算了完成任务所需要花的时间之后,我们还要及时的行动,我们生活中往往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一直未能行动,一直喜欢拖延。

只要紧迫感不是特别大的时候,我们就妄想,拖延几天,然后心想着接下来后面几天多努力一下就好了,开始的几天先轻松一点。于是,就在这样的想法之下,一次一次的拖延,到最后当然是完成不了任务,这也是另外一本书〈拖延心理学〉中非常详细的讲述过的内容。

所以对于我们的任务来说,其实行动非常重要,如果未能及时行动的话,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非常低,在即时行动和准确的估算时间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确的按计划执行任务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制定的计划是非常大非常空的话就非常难以执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再对小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比如大目标是一年之内减掉三十斤,那么小目标就可以是每天坚持跑步半个小时,如果大目标是考研,那么就可以从考研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比如先制定中等大小的计划,什么时候一轮复习,什么时候二轮复习,什么时候三轮复习,然后再根据这些中等大小的计划继续细分,这个月时间怎么分配,哪些天学什么内容,然后最后具体到每天,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认识到现实就是第一章讲到的,不要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因为过高的目标基本无法完成,可以在开始时先给自己制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如果能每天按时完成的话,然后再慢慢的提高自己的目标,这样比较容易找到自信,然后在制定计划,一定要有每天的kpi,比如背会100个单词,而不是背两个小时的单词,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往往更有利于执行。

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还要直面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自己的弱点,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针对弱点刻意练习,我们生活中经常有大量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就退缩,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有些人只顾每天刷题,每天瞎忙,每天做一大堆卷子,看一大堆书,但是做完卷子之后,并没有仔细的反思,遇到难题就不做,错了也不会多花时间去看下,然后这次错了地方下次还要错。都在学生的群体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没有目的性的努力往往效果不会太好,我们要做的事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问题,比如说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哪些知识点不会,自己哪些地方有弱点,然后针对这个地方刻意练习,然后不断将自己薄弱的地方巩固,这样才是成长的过程。

接下来是时间的问题,如何的管理每天的时间,生活中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感觉一天什么都没做又过去了,其实不光是一天,当我们回首过去的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几年,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什么长进,并没有什么值得说出的骄傲,增长的只有自己的年龄而已。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我们需要去感知时间,我们需要记录每天时间的开销,每天做了什么时候干什么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做了多少事最好用结果衡量,比如说背了100个单词,比如说看完了一本书,而不是说背了两个小时的单词,看了两个小时的书。既然有制定时间的预算,那么我们每天也应该提前得去规划一下明天或者未来一周回来一个月时间的安排,安排的时候需要注重一些法则,比如说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要先做,有时候不愿意做的事情也要先做等等,然后再一天或者一周过去的时候,将自己的规划和自己实际的时间开销进行对比,然后总结出了什么问题,执行的怎么样,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五.

接下来一章是学习,开篇谈到学习也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一件事情,因为学习可以换到知识,换到能力,换到思维,而这些知识能力思维对于人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

而学习的基本手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通过别人的经历,通过自己的经历,可以通过体验,试错,观察等手段,但是由于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体验完世间那么多的事情,有那么多的经历,所以通过别人的经历来获取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人类的发展史也正是人类不断的通过自己的经历,将经历总结成知识,将支持打包成理论,然后传授给下一代,所以我们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社会的生产力越来越高,这本质上都是由于知识的推动。通过他人的经历,我们可以获取很多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身边人的经历,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通过作者的经历,以及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去学习。

但是别人经历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就涉及到经验局限,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群体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在十八世纪人们看到鸟会飞可能简单的以为鸟有翅膀所以会飞,人们如果凭经验判断可能认为两个铁球重的铁球先落地,但是实际上,鸟之所以会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因为有翅膀,或者人在手上绑一个翅膀,并不能飞向蓝天,而两个铁球最后也被证实会同时落地,这都是由于人的经验的局限造成的,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有限,经历有限,遇到的事情有限,生活的寿命也有限,所以在各种限制之下,经历就不一定是对的,所以古代的时候北半球的人不知道当北半球是春天的时候,南半球是夏天,所以以前的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一直朝一个方向走,最终会回到原点,所以以前的人也不知道,人类的祖先和猴子的祖先其实是一样的。

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所以自学能力很重要,首先我们要有阅读理解能力,正确地理解外界的信息,然后保管在大脑中,在我们需要这些知识信息时,准确的检索出来,我们也需要有写作能力,实践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培养自学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六.

在学习之后,下一章讲到的是思考,主要讲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首先本章谈到,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勤劳,只是身体上的勤劳,而思维上大多数人是懒惰的,相比于去思考,人们更愿意花时间做体力活。

接下来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思维陷阱,概念不清与拒绝接受不确定性。关于这点我也没有看太懂,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写了。

接下来本书还讲了一些常见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两件事情有关系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很常见的例子,大多数的有钱人平均的睡眠时间都比较短,那这两件事情就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了,这之间可能有四种关系:

第一因为有钱,所以睡的少

第二因为睡的少,所以有钱

第三有第三种原因造成了他们睡的少,同时也造成了他们有钱

第四没有关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的是第三种,把时间看得很重要,非常用功,非常努力,做的事情比别人多,所以睡的比别人少,也同时因为努力,因为做的事情多,所以比别人有钱。

然后还有第四种关系就是没有关系,很常见的,比如说出门踩了狗屎然后捡到了100块钱,这不能说明踩到狗屎能带来好运,这两件事情只是随机的发生在一起而已,并没有确切的关系。

此外还有相关命题,举证责任,案例局限,对立论证等等。

七.

下一个章节讲到的是交流,在这一部分讲的比较少,而且不太系统。

首先讲到了,学会倾听,不要过早质疑,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思想会走神,这是由于我们大脑的运转速度远远要大于嘴巴的运转速度,在我们倾听时要做到回顾与预期,在听到一半的回顾一下讲者之前讲了哪些内容,将这些信息梳理成系统化的结构,同时预期一下接下来会讲哪些内容。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什么都对,当你没成功的时候,你说东西再对在别人眼中也只不过是放屁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即使我们说的东西是重要的,但是由于个人原因往往被别人忽视,这时候就要努力将自己变成,更优秀的人吧!接下来书中还讲到了交流的守则,在交流的时候需要讲理,而不是争吵,真理是独立存在的,而依附于个人或集体存在的,只是感悟,感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真理永远都不会变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理解而已。

八.

接下来一个章节是应用

首先谈到兴趣,很多大学生因为对自己专业没有兴趣,所以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作者在这里提到兴趣有可能是伪兴趣,也有可能是三分钟热度,之所以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可能只是不愿意付出,没有做出成绩而已,就算那些人换了所谓自己想要的专业的时候,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能又会抱怨,这个专业也不是我想要的。

接下来是方法,方法很重要,但是行动更重要,行动是方法的前提,与其千方百计的研究如何培养一个习惯,与其妄想制定一个完美的天衣无缝的计划,还不如从现在开始行动,即使再小的行动,也好于只是计划而已。

接下来还讲到比较多的内容,比如人们通常会遗忘痛苦,运气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人脉是基于能力与资源的交换等等。

九.

最后的最后,是一些心灵鸡汤,坚信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其实开始行动越早越好,想要有更多的钱,无非两个方案,开源与节流,与街道相比,开源则是更好的方法,不断学习升级自己的大脑。

现在就干,把这一刻变成伟大梦想的一部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