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峪古村落
故地重游,美女相伴。一晃二十余年,真是日月如梭,似水流年。
遥想昔日,山村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里人家依山而建,小石板路在村中蜿蜒穿梭。村民以开采煤炭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杨家大院的四进院落透着家族的殷实和历史的沧桑。八十年代,有村集体办的煤矿,也有个人开的,投入资金,炸开岩石打通巷道,见到原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年都是现金交易,整沓的现金用麻袋装,洗衣机不用洗衣物,就是个存钱罐。大款,大窑主真是了不得。山村的小路上随处可见旷工的身影,大夏天的也穿着长衫长裤,头顶矿灯,只是全身都染成了煤黑色,只有张开嘴时的牙齿显得那么洁白。工头租住在民房里,其他普通的矿工住在集体的帐篷房里,夫妻头对着脚鼾睡。丈夫下矿采煤,媳妇洗衣做饭。简单的白水煮挂面,加点盐,大碗吃,不放一点蔬菜,且没有一点油性。只有在月末开支的当天晚上,矿工们的豪爽劲儿来了,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个个喝的红光满面,舍得吃,舍得花,因为走窑那都是玩命的活计,有今天没明天的,危险系数极大,吃点喝点,绝不枉来此生。站在村中,你能听到地下开矿放炮的声音,闷闷的咚咚声,脚下的地也随之而颤动了。
今朝重逢,已失去当年的人生鼎沸,车马喧哗。一进山村一派安逸,四处只听得蝉鸣,十几个游人慢悠悠的闲逛。当地人见不到几个,真正本地的山音儿更很难听到。十里不同乡,乡音只有面对同乡才显露真相,自然而然的交谈,旁人听却以为奇。今日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伴着你行走在山居的小路上,满眼绿色,应季的窝瓜豆角爬满架,正是摘花椒的时节,乡人提篮子携镰刀去收获,满满的一篮也需个把时辰。红红的果实要经过阳光的尽晒,干透的花椒才真正发出特有味道。山楂树仍寂寞的在村居的小院内顽强的活着,枝上挂满累累的果实随风摇曳。只是人去屋空略显苍凉。农家院外,石板上用粉笔书写的打油诗真有几分味道,一首一首合辙押韵,透着山民们当今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摘抄《山中》一首:“听鸟声忽停,落红絮濛濛。桑葚已着色,小唇化妆浓”。山区经济要转型,关停了煤矿,封山育林涵养水土,村民已经整体搬迁。如今的山村要的是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发展古村落的旅游事业正在路上。
曾记否?水峪村瓮桥下的拜山石,站在石上躬身抬头,遥拜山神。“拜了纱帽山,发财又升迁”。
2017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