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理论

机制设计:形态

2021-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shudaxu

机制设计的核心地位

不同的业务,场景,共同形成了客观意义上的产品。而整个产品的参与者与产品的交互构成了该产品的生命形态。(参与者包含了用户,客户以及员工等等)
(譬如小红书,它的内容消费者主要是用户,内容生产者有个人,也有MCN,以及平台运营)
而一个生态系统中,最核心的,其实是一个机制体系,通过这个机制,我们优化协作的效率,统一团队的工作方向,协调整个经济体系中参与者的成本与收益,达成最终期望的状态[1]。所以,往往最根源最核心问题是,如何针对期望的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机制。
现在市面上不同的产品,其呈现形态也会差异万千,往往正是机制这种最根源上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生态,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及其结果。(譬如淘宝与拼多多,在流量策略上的差异,造成了用户群体,增长速度,收入构成的差异。)

垂直化:目标拆解与验证

只有垂直化足够吗

通常而言,由于大多数子业务线都是垂直化的,所以上述垂直化的目标拆解与OKR的框架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而对于传统的方式,垂直业务线汇聚到最上层,肯定也有资源争夺与抢占的状态(甚至譬如人力,财力都是资源),而上层目标设计与分配通常由“上层决策者”拍版决定,他们承担了决策的风险,为结果负责,这就引出了下文水平化问题下的设计

水平化:分配机制

1、最上层决策

2、中下层分配机制

Refer
[1] 机制设计问题,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的inverse。经济学理论:在已知“机制”的情况下,分析整体/各参与者效用(得到最终的结果)。机制设计:在已知想要达成的结果(目标)的情况下,设计整体的规则机制。(我们可以推断参与者在不同目标下的决策逻辑与行动方向,以此设计出使我们的效用最大化的机制【PS:这里其实不一定是所有人的效用最大】)

[2]设计者与参与者目标函数一致。(方向相同),即参与者最大化自己目标的情况下, 设计者的目标也得到最大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