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天随笔散文美食

体验起士林(Kiessling)

2018-10-06  本文已影响249人  关观

听说我要去天津玩儿,结识多年的建喜老哥忒会说话,“好嘛,您这是给我带来一个惊喜!”一口浓浓的天津话,说出来,特地道,特亲切。

出了天津站,老哥已在出站口等着呢,“来了一会儿了。”

“晚上吃饭的地儿不远,起士林。咱就骑小黄车去,方便,不堵车。”

哥,你这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啊。您呢,整洋事儿是不?吃西餐,还要去起士林吃西餐,嘚儿啊。

不说喜出望外,而是这起士林名气太大了,那可是与上海雅克红房子西餐厅、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哈尔滨华梅西餐厅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的啊。

起士林

起士林西餐厅在一处繁华路段的街口,远处看,一座弧形的四层大楼,楼顶又建起三层塔楼,整体上是简洁的欧式风格。

楼面上射灯映照,典雅华美,闪烁着“起士林”三个红色大字,夜色里特别醒目。

走近起士林,多少有点懵,以为走错了。因为一层的大部分开了肯德基,小部分开了西饼屋,售卖起士林蛋糕、面包。

上楼才踏实,没错,这就是起士林西餐厅。二楼是俄餐,三楼是德餐,四楼是法餐,真的好全啊。

恰逢饭点,人不少。幸好建喜老哥提前预订了位子,三楼德式大餐。

大餐厅 巴德德国啤酒坊

我对德餐不陌生。早几年在法兰克福吃过烤猪肘、烤猪排,喝过苹果酒。去年孩子回国时,一家人还专门去凯宾斯基的普拉那啤酒坊浪漫了一回、奢侈了一把,三口人点了三种烤香肠,配上德式酸菜、土豆泥,面包,啤酒,大快朵颐。

有了吃过德餐的经历(还谈不上经验),我被大家推举点菜。

好友欢聚,咱就不整西餐繁琐的流程了,什么头盘、汤品、副菜、主菜、甜品的,直接了当,爱吃哪样点哪样。

于是,充分考虑了在座朋友的饮食忌讳、口味习惯,有鱼有肉,荤素搭配,生熟兼顾,力求色香味俱全,让大家吃的都开心。

五个人就点六个菜。时令鲜蔬、沙拉土豆、煎猪排、煎比目鱼、烤香肠(有五六个品种难以割舍,干脆点个烤香肠全拼)、烤猪肘,加上一盘水果披萨,1.5升的德式鲜扎啤,黑的、黄的各来一大扎。

德式大餐

应该讲,起士林的德式牛扒、罐焖牛肉、红菜汤是一绝。可是我们一行人中有不吃牛肉的,我们又重点想喝些德国啤酒,也只好有舍有得了。

没想到,人多,菜倒是上的挺快。

动起刀叉,张开嘴巴。起士林真的地道。没想到在文革几年里,桌上摆过筷子、店里卖过包子的起士林,有底蕴,有传承,不愧是1901年的百年老店。

起士林的德式烤香肠、煎猪排、沙拉土豆都不错,是吃过的德式的味道。

德式烤猪肘,许是另一种德式的做法。我知道有一种是先烀后烤,烤得肉皮焦脆、肉里嫩香,这是我吃过的。还有一种类似中国的扒猪肘做法,这个貌是后者了,好吃,软烂浓香。只是选用的猪肘,应当不是德国大黑猪猪肘,看来是就地取材了,个头小,肉也细嫩。

德国黑啤酒真好喝,酒香浓郁,口感极佳。我和建喜老哥酒逢知己,一大扎没喝够,一人又点了一杯0.5升的小扎黑啤。

一杯下去,因同行的一位资深美女,也是舞林高手,千里有约,要去海河边与天津的吉特巴舞友切磋、竞技,我们见好就收,喝好,不贪杯。

餐后结账,小一千块了。

建喜老哥爽朗的笑道:“嘛,没啥,谁也不能天天吃这个。这不,你们来天津了,来起士林吃顿西餐,也是一种体验嘛。”

站在街口,晚风轻拂。许是西餐的热量,许是德啤的酒劲,许是老哥的热情,令人暖意融融。

今夜微醺,恰到好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