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有问题的人,才努力工作求加薪”
1
时下颇受追捧所谓“富人思维”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开拓思路,用钱生钱,让手上资产实现收益最大化。
这本身是个优秀的思维方式,但可惜的是,大家对此存在太多的误读,把它变成了一种鸡汤式的口号,用来嘲讽体力劳动甚至贩卖焦虑。
比如同样是留学生,一般人靠勤工俭学攒生活费,而富二代买套房该吃吃该喝喝,毕业了把房子一卖,不仅覆盖掉了自己几年的开支,还略有小赚。
比如某商人的儿子混个本科毕业之后自己倒腾出一门生意,对比之下自己老老实实上班挣工资的生活方式简直不要太压抑,这一定没学到富人思维的原因。
但真的是这样吗?
只想方设法赚取资本收益,同时有意无意贬低那些靠出卖脑力、体力和时间换取报酬的挣钱方式,不能不说是走火入魔。
你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脚踏实地而不考虑怎么玩资本运作,这本来就是正道。
2
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从能力上讲,我们与有钱人的差距,其实比通常认为的要小很多。有钱人的一些操作,我们也完全做得到。
著名房地产大佬,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大神当年横扫房地产市场,一年拿地近千万平方米,最高峰时期同时开工20个以上的楼盘,靠的是什么?
挤压付款的账期、拿着手上的项目再找别人融资借钱……一句话,上杠杆,用十个亿的资金干出一百个亿的事情。
这样的操作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深复杂的原理,凭一般人的智力完全可以复制。
举个例子,早两年某几个网贷平台为了快速拓展业务,拉拢用户,允许用项目抵押借钱,这就给脑洞操作开了口子。
比如,我们先拿一万块钱,投资到某个网贷项目中吃利息,同时把这个项目抵押给平台,这样又可以套现至少五千块钱出来,再投资进另外一个项目。如此反复,实现一万块钱本金按一万八的额度获取收益的效果。
但问题在于,不论大佬还是普通人,这样操纵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资金其实都是在走钢丝。风光的时候固然能吃到超额收益,可一旦资金链上某个环节出问题,连带着就是全盘崩溃。
孙大佬玩砸过,网贷投机客赔本跑路的也不在少数。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道理,倒是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一样起效。
3
穷人和富人在思维层面有差异,这是不可否认和忽略的事实。但更要紧的问题其实在于,这个差异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曾经有一档轰动香港的综艺节目,让大富翁们去体验穷人的生活。
一开始信心满满,认为可以凭自己能力逆袭翻身的社会精英们,在几天的高强度劳动之后,却发现连赚到日常所需的生活费都无比艰难。
于是,精英们再也不提什么梦想、奋斗,而且瞬间领悟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真谛:努力工作不是在追求什么高大上的目标,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其实,一种思维方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成品框架,而是性格、环境、教育、家庭还有个人经历的共同影响之下所形成的复杂结果。
其中很要紧的一个因素,就是生存压力带来的精力分配问题。穷人和他们的家庭往往需要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上去,而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脑力去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思维。
《稀缺》一书对于这个现象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
就算知道某本书、某个培训对将来很有用,但是被眼前的截止期限和账单占据了全部注意力的我们,也很难腾出精神来安排这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所以,想不到也学不会有钱人是怎么赚钱的,真不是因为我们智力低下,或者思维境界太差。有可能就是很单纯的,被眼前的生活压力耗尽了所有的心智资源,缺乏学习与成长所必需的空闲时间。
4
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是,富人除了必要的思维和眼界,还有足够的资本供他们冒险、探索以及试错。
现在,电子竞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热门风口,放在几年前,没人能想象打游戏也能赚钱。
这其中,国民老公王思聪的投入功不可没。在无人看好,也没有直接成功案例参考的情况之下,王校长坚持耕耘数年,最终旗下战队于2018年一举夺下世界冠军,在广大吃瓜群众面前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在财务方面,王思聪名下资产也翻了12倍,从当初老爸王健林给的5亿“零花钱”膨胀到了63亿之多。
如此成绩固然值得骄傲,但我们都知道,王校长从一开始就能有上亿级别的资金可以动用。而且就算全部赔光,也不过是被迫回去继承家业,投资起来的底气不要太足。
实际上,他也确实有过投资失败的案例。2016年时曾经栽进过乐视这个大坑,赔掉接近一个亿,至今尚未挽回损失。
不过对于王校长来说,这笔钱完全可以打上“学费”的名义,亏了也就亏了,丝毫不影响他继续在投资领域高歌猛进。
毕竟他老爹说过,一个亿也无非是一个“小目标”罢了。
钱生钱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冒一定风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意没有稳赚不赔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才是更普适的运行规律。
有钱人等得起,亏得起,这笔生意做赔了,并不一定伤筋动骨,因为有足够的资源来缓冲。而如果换作是一般人,一次投资失败就足够让自己好几年甚至半辈子缓不过气来。
5
但你要说富人思维是一枚无法吞咽的毒丸,那倒也失之偏颇。
对于普通人来说,玩不起资本运作,但不代表不能学习有钱人的做事方法。
我认为,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回报后置意识。
我的一个朋友在通信行业某大公司做售前工程师岗位,前几年一直在纠结老板不给他涨薪。
于是我问,你的业绩怎么样?比起上一个月,上一年,有什么增加吗?
他承认自己的业绩没有什么提升,又找了一大堆理由,比如这两年通信行业形势不好,公司产品更新不给力等等。最后在听到我建议他先主动与销售团队合作,把业绩先提上去之后,很生气地说:“脑子有问题的人,才努力工作求加薪。反正我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老板只给了我这么点工资,提成也不多,我为什么要主动给自己找活干?”
其实他还没有意识到,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思维,正是他涨薪路上的最大阻碍。
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我的一个文案后辈,这个女生一开始只能写点软文和枪稿,但她自己不停地学习广告、推广还有短视频剧本该怎么写。
公司一有文案方面的需求,她就主动申请去尝试,而且会反复修改到大家满意为止。
不仅如此,她还会想办法在外面找这类写作的兼职。用她自己的话说,钱少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有甲方的要求逼迫自己拿出全力去写,这样成长得更快。
这样坚持了一年的结果是,在她找到跳槽机会提出离职申请的时候,部门主管主动提出大幅加薪,希望挽留她。
没有纠结于先给钱再做事的人,反而获得了更加丰厚的回报。
这个现象从本质上看,正是在回报不确定的时候,先把自己的人力资本投入进去,博取未来的高额收益,和往项目里投资金的原理一模一样。
不论从执行层面和技术层面怎样事先权衡一个项目,失败的风险也肯定存在。一味回避风险,寻求高度的确定性并不可取,权衡好风险与回报,并且拿出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去推进,这才是关键所在。
幸运的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至于沦落到那种每天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过度劳动的底层生活。拿出一定的资源,包括资金、时间、精力投入自己选择的方向,牺牲短期的安逸换取更长期的可能性,完全是可行的。
与其抱怨现状不够满意,不如主动出击,寻找突破的机会。
6
任何没有具体执行方式的思维也好,理论也好,都容易成为一个大而无当的帽子,啥问题都能扣上去。
听上去是那么个道理,但对于解决问题而言毫无帮助。
富人思维也是一样的,它并不神秘,是一套在拥有足够资源的前提下,如何继续让资产增值的方法。
学习人家思考问题的方式,让自己开拓眼界,打破原有思维的局限性,这当然没有问题。至于各种钱生钱的高端操作,看看就行了,千万别随便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