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家庭篇📚PD故事会

📗PD故事会~一个被拉下王座的孩子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7人  瑞敏谈成长

大家好,我是瑞敏,经过三个多月的沉淀,漠子家PD故事会再次拉开了序幕,这个月分享的工具卡是“同等对待”,说到同等对待,想起了去年漠子家组织的《看见孩子》青岛亲子营里的那对兄妹,哥哥12岁,妹妹8岁。

大家正在一起做游戏,突然妹妹就哭了,说哥哥推她了,他们的妈妈(属于挺温柔的那种,典型的南方妹子,说话柔柔的)立刻上前抱着妹妹,一边说:“你做哥哥的,就不能让着妹妹?!”一边哄女儿:“不哭了,不哭了,哥哥又不是故意的。”

结果,哥哥满脸落寞的说“你总是向着妹妹”就走开了,而妹妹呢,哭的更委屈,更大声了...........之后妈妈抱着妹妹出去了,哄了一个多小时都不管用,妹妹就要求妈妈一直陪着自己。

当时,看到这一幕,心里就感觉妈妈真的好辛苦啊,夹在两个孩子之间,左也不是,右也不对,两头都不落好。

如果这个妈妈学习了咱们正面管教的亲子课程,那么她就会了解到,当下那个情景,需要的是【同等对待】,同等对待,正面管教工具卡中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对多子女家庭来说,它的精髓就在于当孩子闹矛盾、起冲突、打架时,作为父母,不要偏袒某一方,而是同等对待,给孩子们同样的选择,并且信任他们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打架,就等着家长来评理,等着家长来做裁判,等着家长来证明“我是对的,她是错的”,父母的介入有时反而让战争升级或者让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感受、想法和决定。

所以,父母离开,不介入其中的时候,打架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常常我们会看到,正打架生气的两个孩子,不一会儿,又开始玩儿到 一起,孩子们自己就和好了。

父母的干预,不同等对待,反而让孩子更受伤,让孩子有了“不公平”“妈妈不爱我”“我不重要”等的感受和想法。

就如我刚说到的这对兄妹,后来这个哥哥和我们一起参加《看见孩子》版纳独立营,那天他和小伙伴闹矛盾,一生气转身一个人回酒店,我看到后赶快追上他,他说:“你不用管我,我可以自己回去”。我回答:“嗯,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可以自己回去。同时我作为营内老师,要对你的安全负责,直到最后一天把你安全送上飞机,我不会让你单独行动。”

到了大堂,他坐在掏出手机开始不停的翻,并告诉我说:“我回来了,你去忙吧,去看他们吧。”

我看着他,“谢谢你这么贴心为我着想。在我心里,你和他们一样重要,我愿意陪着你。如果你不想我说话,我会安静的坐在这里,不打扰你。”

“也不是,老师。我没有觉得你打扰。”

沟通就这样慢慢的开始了,了解也越来越多。

他说:“从有了妹妹,妈妈都让我让着她。我生气了,我一个人玩手机,其实我想我妈妈陪着我,哄哄我,可是,不可能的,妈妈不会这么做。我没有妹妹重要。无所谓了,我都习惯了,反正我也没有损失,妈妈会给我买东西。爸爸跟我关系不错,爸爸会和我聊天开玩笑......”

在营这几天,我有观察到这个孩子,他会给小伙伴起外号或者开一些带着讽刺意味的玩笑,结果人家生气,就会回击他,有时候他赢了,有时候他输了,就像这个上午,就是如此,他说那个孩子胖,不好看什么的,人家生气反击他接不住就逃了。

我问他“你和他说这样的话,是为了什么呢?”

“就是大家一起玩,我想和他玩,开玩笑呗,我爸爸就挺爱开玩笑的。谁知道,他们小肚鸡肠就生气了。”

“那如果别人对你说类似的话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我都习惯了。我在学校,跟同学也一样,他们嘲笑我,骂我,我也不在乎,反正我没吃亏,我把他们东西弄坏了,我的东西还好好的。"

那个当下,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他会觉得自己是好的还是坏的呢?是有能力的还是无能无用的呢?他觉得这个地方,这个环境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呢?

我心疼他,心疼这个被拉下王座的孩子,

一个希望得到爱,得到关注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不由得就会采取一些不当的行为来寻求关注和爱,但却事与愿违,更加的让身边的人不喜欢。成人之后呢,他的人际关系又会如何呢?

听到这里,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下次,当孩子们有了矛盾和冲突,你会如何做呢?

欢迎留言讨论。

好了,今天的故事会就到这里了,我是瑞敏,下周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