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语花书评和书目、影评与剧目沉思和哲思

一朵花上把握世界:2021年的第二本书《给孩子们的诗》

2021-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苹果树

2021年已经到来了。今天是2021年的第2天,今天也读完了2021年的第2本书。这是王小妮老师编的一本书《给孩子们的诗》。

记得2020年年末的时候,在豆瓣网认识了陕西师范大学读教育学的小兔同学,她给我推荐了一本范梅南先生的《教育的情调》。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记得,那晚居然因为读这本书而失眠了。后来反思一下,或许是因为被感动,也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唤醒了以前读的很多本书的记忆。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现象学的小书。教育现象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关注心灵,落实到生活。不过于追求抽象概念,面向活生生的个体。”当时的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关于教育现象学的粗浅理解。

“教育现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不是教育叙事?”后来,看到陕西的赵兄在读巴里特的《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手册》,便向他请教。因为我2018年参加全国教育行走公益夏令营活动,以及后来的张文质老师教育写作研修班,了解到张文质老师多次提出,要善于写教育叙事,来记录教育生活,所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教育现象学的研习路径吧。

赵新强老师说:“现象学问题,现象学理解,现象学反思,现象学写作,都是基于问题的考察,是通过探究和反思现象,通过直面体验和经验反思情境的独特意义,来深入思考和拓展认识。”他进一步指出,“现象学的方法反对概念化,诗歌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情境的现象,入诗,然后出诗,获得个体理解和情境意义。”

赵老师的话让我忽然有所悟。2019年读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但是抽象的概念没能落地,这次读范梅南的书感觉有些落地了。雅斯贝尔斯也说过类似的话,河合隼雄先生也在介绍荣格心理学的时候说过“好像说的是——灵魂无法听懂语言,只懂意象”。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翻开王小妮老师编写的这一本《给孩子们的诗》真的是觉得字字闪光。那一首叶赛宁的《白桦树》(顾蕴璞译)不由让人赞叹“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了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是啊,议论是苍白无力的,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都来不及观赏这世界的美。

诗人在书中强调说,“越小的孩子离诗越近,关于透明和单纯,他们是老师”。而她对教师说,“我理解的指导应该是启发他们去想,去发现他自己的风格,鼓励他们想得更奇妙,不受条条框框的影响,成人对语言的讲话,尽量不要影响到孩子,帮他们消除他的心和他的笔之间的障碍,就是最好的指导。”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读完这一本薄薄的书,却感觉似乎走过了许多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