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上古海神为何鸟身、践蛇?史前鹳鱼石斧图得到的图腾启示
《山海经》中的四方海神形象极为独特,基本都是以“人面鸟身”、“珥蛇践蛇”的特定形象出现,四海之神除了所珥、所践之蛇颜色有别之外,其神容大致相同,那么这种形象究竟能折射出什么含义?从史前时期的一件鹳鱼石斧图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线索。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四方海神之神容
禺强(禺京)《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猇。黄帝生禺猇,禺生猇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惟海神。
《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作为东海之神,父亲的禺猇形象是: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而北海之神儿子禺京的形象与之类似: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
禺京(强)和禺猇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父亲所珥所践之蛇颜色皆为黄色,儿子所珥所践之蛇颜色为青色和赤色,与其他三神珥蛇践蛇颜色一致。
海神《大荒南经》曰:“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日不廷胡 余。”
《大荒西经》曰:“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南海之神不延胡余与西海之神弇兹,除了一个为“人面”、一个为“人面鸟身”之外,就连珥蛇与践蛇的细节也完全一致。
而南海神不延胡余之所以与其他三位海神有所区别,可能与前文说过的“冰夷”形象有关,但除了它之外,其他三位海神的神容却出奇的一致:人面鸟身,珥蛇践蛇。
人面鸟身,珥蛇践蛇那么,这种堪称“固定模式”的海神神容,究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这或许就要从四海海神的族属出发去探寻一番了。
(二)四方海神之族属
实际上,关于四海之神的族属,南海不延胡余以及西海弇兹在《山海经》中并无记载。而关于禺猇(号)和禺京(强)的族属则有两种说法:
一是“黄帝生禺猇”说,世系为黄帝——禺猇——禺京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惟海神。
一是“帝俊生禺号”说,世系为黄帝——禺号——番禺——奚仲——吉光
《海内经》: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不同族属的说法看上去似乎略显矛盾,其实反映了在不同区域族属中的神性阐释。
“黄帝生禺猇”的说法,其实重在强调海神神容构成中“蛇”的正统地位。
“帝俊生禺号”的说法,则重在强调海神神容构成中“鸟”(人面鸟身)的正统地位。
当然,在《山海经》中就能找到“黄帝与蛇”以及“帝俊与鸟”的很多证据来支撑这两种说法。
(三)黄帝与蛇,帝俊与鸟
在“黄帝生禺猇”这种说法的背后,我们很容易看到黄帝一族与“蛇(龙)”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轩辕之国”以及“轩辕之丘”:
轩辕国人《海外西经》:“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海外西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之前阳Sir一直不明白轩辕之丘、四蛇相绕中为何是四蛇?如今再从黄帝—禺猇—禺京这一脉出发便理解了:这些黄帝一族海神神容中至关重要的“珥两蛇”、“践两蛇”的元素,不正是轩辕之丘四蛇的再现吗?
《史记·夏本纪》中还记载了另外一种黄帝谱系:黄帝—昌意—颛顼—禹—鲧。而在《山海经·海内经》引《归藏·启筮》中还提到了这么一件事:
“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为什么一定是黄色的?推而思之,或许鲧所化黄龙正与禺猇神容构成中的黄蛇有关。
鲧化黄龙而关于“帝俊生禺号”的说法,主要反映了帝俊一族与鸟图腾的联系,在《山海经》中亦有不少体现: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大荒东经》
可以看到在这些“使四鸟”的诸国中,以始祖为帝俊者最多,有中容之国、司幽之国、白民之国、黑齿之国、三神之国。而始祖为颛顼者,仅叔歜国一个,而颛顼则与少皞颇有渊源(少皞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东夷鸟族所以,这些证据足以说明有关海神“帝俊生禺号”一说,应该是在东夷族地域内流传的信仰;而“黄帝生禺猇”一说,则是在东夷族群创造出海神形象之后,传到夏族人群之后产生变异的一种结果。
因为在《山海经》的海神体系中,东海海神禺猇(号)是北海海神禺京(强)的父亲,父早于子,而南海海神不延胡余以及西海海神弇兹,则排在禺猇和禺京之后,由此可知最早的海神形象(东海禺猇)是正是居住于东海沿海地区的东夷人首先创造的。
(四)史前的鹳鱼石斧图
至于海神神容的“蛇”与鸟的关系,实际上可以从图腾融合或者征服角度去考虑。滨海的东夷人在面对滔天波浪的海洋之时,除了艰难地获取生存资源之外,也时常会遭到来自大海的报复,比如“精卫填海”这则故事背后的隐喻。
精卫填海而东夷人在征服了夏族水神之后(夷羿射河伯(鲧)之事),便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河伯善于治水,那不如就让它去平息来自海洋的怒潮,所以便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这样的海神形象:
“人面鸟身”(处于征服主导地位的东夷鸟图腾)
“珥蛇践蛇”(处于控制役使地位的夏族蛇图腾)
人面鸟身,珥蛇践蛇如此,这也能解释“帝俊生禺号”是属于东夷部族的海神解释,所以强调海神神容构成中“鸟”(人面鸟身)的正统地位,而“黄帝生禺猇”则是夏族族群的海神解释,强调海神神容构成中“蛇”的正统地位。
实际上这种氏族之间图腾融合与征服的例子在考古学材料中亦有不少体现,比如这幅来自新石器时代的著名彩绘陶器“伊川缸”上的——鹳鱼石斧图。
鹳鱼石斧图对于画面主体的三个元素“鸟、鱼和石斧”,一般而言研究者(严文明)这样解释:
“这两种动物应该都是氏族的图腾,白鹳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鲢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这位酋长生前必是英武善战的,他曾高举那作为权利象征的大石斧,率领白鹳氏族和本联盟人民,同鲢鱼氏族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至于《山海经》中海神神容的解释,也仅仅只能算是李公子一家之言。
考古山海经欢迎关注,山海经文集持续连载中……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文/李公子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