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电影漫谈影评

原来《哆啦A梦》才是“资本寒冬”的救世良药

2016-07-25  本文已影响77人  窈窕至尚

周六晚,闲来无事。

一个人跑去看电影《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

再然后,

是被座位右侧的陌生人“对不起,让一下”的说话声吵醒。

在散场的灯光中,迷迷糊糊站起,又怅然若失坐下。


哆啦A梦,来自22世纪的No.1293号猫型机器,身高 129.3cm, 体重 129.3kg。

一句概括:是“孙子的孙子”送给“爷爷的爷爷”的礼物。

你看,长大后就是这么无趣。

要硬靠一串数据来拼凑印象,

要生套一个笑梗来牵引注意。

哪像小的时候,只要知道他是机器猫就好了。没耳朵,铃铛不会响,蓝颜色会站立又怎样?他是大雄的朋友,他有好多神奇的道具我们都很想要。

托哆啦A梦这些道具的福,看过漫画的我们都很容易理解随着长大更新换代的科技产品。

智能手机,视频聊天,gps导航,拍立得,家政机器人,.......

感觉,那些真人秀节目也要感谢有哆啦A梦。今天时空穿梭,明天记忆复刻。如果不是哆啦A梦,片头应该要播10分钟的科普小视频来让观众理解,“怎么镜子还会说话呢?”

因为有哆啦A梦,看过哆啦A梦的我们,遇到任何新事物的时候都会,“嗯,这个功能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哆啦A梦》才是“资本寒冬”的救世良药

创投圈儿风向一直都聚焦在所谓“黑科技”,甫一更新什么新概念或上线什么产品,媒体和从业者纷纷大肆鼓吹,“黑啊,真黑!”

也多是创始人拎着产品概念机就出来招摇过市,30万砸一个特效视频就开发布会。看其浩大的声势,哪怕某CEO被吊在半空都难以与其匹敌。

前几天旁观一个号称国际级别的创业大赛,最后杀出重围获得名次的,俱是一些“黑科技”创业项目。评委席上的几个投行大牛兴奋地扭动起身姿,举手示意要提问,想要更了解这些“黑科技”项目。

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一脸懵X,戳戳旁边的朋友,“啊?那是啥?能干啥?扯啥淡呢?”

想想,

为什么不买全套哆啦A梦,取取经呢?

随便造个道具出来就能保你闯过B轮的即视感。

见投资人,进屋坐下,二话不说掏出《哆啦A梦》漫画书,“刷刷刷”翻到第几章第几页,大剌剌地开口说吧,

“我要做这个道具,你就说投不投吧~”

|这些道具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 3D打印???-


- Photoshop???- - Skype???-

- 防丢失纽扣???- - 智能闹钟机器人???-

|这些道具你还有机会


咳咳,少年郎,抓住机会啊~

|一起天真

《哆啦A梦》最广为流传的读者自创结局是:

一天,大雄从病床上醒来,所有曾经陪伴他,也陪伴我们长大的哆啦A梦的故事,甚至小夫、静香、胖虎等人都是他的幻想,一切都不存在.......

第一次获知这个结局,自然是“托福于”网络。当时的BBS上,大家刷版讨论着,争执着;

多残忍,把美好的事物摧毁掉给你看,却最引人注意和难以忘怀;


在电影散场的灯光中,迷迷糊糊站起,又怅然若失坐下。

摸出开着静音的手机,打开APP,查一查晚上吃什么......

好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