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引爆点
本书和作者
这是《福布斯》、《财富》、《纽约时报》推荐的商业人士必读图书。本书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潮为切入点,揭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作者创造的名词“引爆点 ”和他的流行三法则,已经成为商业理论上的新经典。
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快公司》夸张地称他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纽约时报》把他对社会思想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他的作品除《引爆点》,还有《异类》、《眨眼之间》,都创造了书市的销售神话。
核心观点
别看我们身处的世界貌似无法改变,其实背后只要找准一个点,轻轻地一碰,这个世界就能够倾斜。这个点,就是“引爆点”。流行并不神秘,找对了方法,制造流行,是完全可能的。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的影响因素上。
本书核心内容
创造流行的“流行三法则”
一,附着力法则;
二,个别人物法则;
三,环境威力法则。
流行法则一:产品一定要有附着力
附着力法则告诉我们,信息如果想要快速的传播,光靠良好的内在是不够的,或许你在某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地方对信息做一下改进,就会让信息变的令人不可抗拒。
1、附着力法则:
是指在同等条件下,附着力越高的信息引爆流行的可能性越大。它揭示了被传播信息的本身特征。
附着力的特征:易传播,能自发传播,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快速传播。
2、产品如何实现附着力
让信息具有视觉化、具象化和可操作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引发非线性的几何级的增长,实现突然而全面的爆发。
案例:心理学实验“恐惧实验”
案例:十年前ipod的附着力信息“将1000首歌曲装进你的口袋”
案例:小马宋如何通过T恤的包装来增加附着力
流行法则二:找到传播中起关键作用的“个别人物”
个别人物法则告诉我们:既然社会中存在一些能发起流行潮的特殊人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传播过程中找到这三种类型的特殊人物。
1、流行第一步,发现产品价值,找内行
内行:不局限为专业人士,确切地说应该是产品价值发现者。
比如:小米手机的第一批核心粉丝,是精心挑选的刷机达人;做推广手机,找专门做手机评测达人,比如王自如;做旅游产品推广,找旅游圈中资深驴友队长,邀请他们体验评价。
案例:手机软件“足迹”如何火遍朋友圈
2、流行第二步,扩大影响力,找联络员
联络员:是指关键的人脉节点,就像是流行传播中的放大器,他们让产品和更多的人联系起来。比如:罗胖。
[知识点“六度人脉理论”:该理论指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间隔平均仅为六度,即经过六个左右的人,你就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要认识的人。
但作者指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与其他人之间仅存在六度之隔,它的实际意义是有个别特殊关键的人与其他所有人相隔仅几度,而大部分人就是通过这几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
3、流行第三步,病毒式传播,找推销员
推销员:爱分享、爱传播的用户,发现什么好东西都会主动积极给别人介绍。
这里的推销员是指那些能够说服你的人,比如你的同事,朋友,甚至老妈都可能在特定的场合成为一个推销员。
流行法则三: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告诉我们,传播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我们要利用和创造恰当的时机、条件和地点进行传播,来影响用户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传播人群的规模,也会影响传播效率。
1、外部环境能给我们带来暗示
时间、地点,当时的条件是什么,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因素都影响一件事情能否广泛传播。
破窗理论:源自心理学著名的关于环境对人行为影响的实验,是指假如一个房间的窗户破了,如果没人去修的话,很快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各种各样的人打破。
案例:某明星因为时机不对一直上不了头条
案例:iPhone 7上市电商平台的预售页面设计
案例:Airbnb如何利用环境的影响力来创造流行,提升销售
2、群体环境的规模会影响传播的效率
150神奇数字:群体环境的影响力并不是无止境的,150是它的极限数量。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通道容量,受“通道容量”制约,人类大脑只能处理大约150人左右的群体关系;也就是说,当一个“群体”的活跃人数超过了150人时,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力开始下降。
也就是说,要制造大规模的流行,应当先在许多可控制的小规模群体环境中制造流行。
案例:facebook的社区用户平均数在120人
关于如何创造流行,如何从零到一建立用户的传播,此前《成甲说书》讲过一期《增长黑客》,这本书也是讨论相近的话题,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去收听那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