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迁都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应天地近江浙富庶之地,又有万里长江,是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但从对付主要敌人——蒙古贵族残余势力“北元”复辟危险来说,应天则是偏安江左,距离北方边疆太远,调兵指挥,均有鞭长莫及之虞。朱元璋长期对定都问题犹豫不决。
明太祖曾想定都濠州,并在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年-1375年)间动工修建城池宫阙,终因耗费甚巨,人民苦不堪言,暴发了工匠的反抗起义;加之刘基等人的坚决反对,不得不停下来。直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才终于以应天地势伏越、虎踞龙盘,有长江天堑,且地近江南财赋之源,正式定应天府为“京师”。但为了防御蒙古,加深北部边防,明太祖仍未放弃迁都西北的打算。
明太祖一边派太子朱标“代天子”巡视洛阳和长安;一边封藩诸子,有意分前方、后方两部分。以北方沿长城为前沿,封辽王植、宁王权、燕王棣、谷王橞、晋王樉、代王桂、秦王樉等,分驻广宁、大宁、北平、宣化、太原、大同、长安等处,并配以重兵,广建卫所,给予制诸卫的兵权,他们凭借长城险隘,建立起一系列的军事据点,其主要任务就是防御蒙古贵族南下,故又称“塞王”。
建文元年(1399年)“靖难之役”,朱棣击败建文,攻占京师,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成祖为防止出现第二次,又大力推行削藩政策,先后对原封诸王削的削、迁的迁、废的废。削藩却使北方边防陷于空虚。为充实北部边防,真正防御蒙古贵族的南下,解决鞭长莫及的问题。朱棣采纳礼部尚书李至刚的建议——迁都北平。
朱棣下诏首先升北平为北京,暂称“行在”,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相应的原京师改称南京,正式实现了明太祖主张的南、北两京之制。
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开始筹备,准备“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由于“靖难”、加之对越南和蒙古瓦剌部的连年反击、为徐皇后营建昌平的长陵,北京城池宫殿的建造推迟了十几年。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月,先做西宫,“为祝朝之所”。八个月后,西宫建成。决定次年六月全面施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北京宫殿终于落成。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北京并称两直隶。
明朝北京城池宫殿建造主要分为京城、皇城和宫城三重。京城也称内城。内城共有九个门:南有崇文、正阳、宣武;北有德胜、安定;东有东直、朝阳;西有西直、阜成。皇城在内城中央,共有六个门:东为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端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中心。共有四个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分两部分,前朝有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为皇帝召见百官议事的地方。从乾清门往北为内廷三大殿,即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是皇帝、皇后居住的地方。两侧为东、西六宫,是妃嫔们居住的地方。
整个北京城的建筑,围绕纵贯南北的一条中轴线建成。并按“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在宫城左边建太庙,祭礼祖先;右边建社禝坛,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分祭天地日月。总之是南北相望,东西对称。
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对北京城、北京故宫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陪伴营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