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生早期的不幸会产生如此持久的影响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213人
bcb82393262c
3岁前遭遇的不幸与可能影响脑部发育的表观遗传变化(DNA甲基化)相关。
为了解释人生早期创伤对之后发育产生的众所周知的影响,研究者在一项大型研究中分析了971名儿童在出生和7岁时的血液DNA甲基化(DNAm)模式,这些儿童在儿童期接受了5次全面的前瞻性再评估。上述样本中有67%(650人)曾遭遇不幸,包括身体、性或情感虐待,母亲患精神疾病,单一成人家庭(single-adult household),家庭不稳定,贫困,或社区劣势(neighborhood disadvantage)。
儿童7岁时,本研究在38个位点发现了甲基化差异,即出生时不存在,遭遇不幸后发生的甲基化。大多数DNAm与3岁前遭遇的不幸相关。有其他模型应用了总体不幸、接近测量时间的不幸及基因型,但这些模型未能解释DNAm。最多的甲基化位点数量依次与社区劣势、经济压力、性虐待/身体虐待和单一成人家庭相关。
评论
因为许多甲基化区域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生长、轴突发育和神经元修剪(neuronal pruning)的调节,因此这些结果支持心理动力学理论,即人生非常早期的不幸比后期的不幸更有可能被编入脑部并改变脑部的发育轨迹。因为贫困和生活在不良社区带来的压力通常在出生时就存在,因此从神经发育的角度来看,它们对发育中的脑部产生的影响可能和虐待对脑部产生的影响同样严重。因此,在人生非常早期针对此类整体压力采取干预措施更有可能逆转或减轻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否则人生早期的不幸会永久改变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