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IT·互联网汽车研

你为什么不爱电动汽车2.0

2013-07-13  本文已影响9499人  水御龙神

是电动汽车,不是电动车。所以,在这我指的是四个轮子,看起来和普通汽车外形差不多的“车”。而不是两个轮子冒充踏板摩托横冲直撞的电动车,或者电动自行车。

工作关系,接触了几个品牌的不同电动汽车,从混动,增程到纯电动,外形或夸张或科幻,或者只是把现有车型换个心脏。性能有高有低,续航能力有长有短,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电动车型的一些共同特点:安静、快速、大扭矩、无排放或低排放。

郑渊洁前段时间在和一个组织合作,试驾各种电动汽车。每辆车郑老师都赞赏有加,但每次他的微博下面,都会出现几类相同的质疑和不屑:电动车的电哪来的?你不还是要充电?电动车是伪环保?XXX电动车不是烧了么这东西不安全……

同样的质疑,也出现在汽车网媒的评测体验文章下,就算那文章写的是风头正劲的Tesla,也一样有这些声音。

作为接触并追踪过一群真正的电动汽车车主,和这个行业还算有点联系的广告从业者,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我对这个东西的了解,以及它可能的未来。

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不同点

电池+电动机 VS 燃油+内燃机

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那么这两种动力结构带来的差别在哪呢?

改变带来的改变

以上这些改变,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变化:

那些质疑————————

以目前国情来说,电动汽车的电确实来自烧煤。
电动汽车零排放,电厂过滤之后排放。究竟是每辆车上都弄一个再精细不过的过滤装置容易,还是统一解决电厂排放的污染容易?

电动汽车不会污染城市低空空气,也减少热能排放,城市空气质量和热岛效应都会有改善。

这个问题确实会阻拦电动汽车的普及,但燃油汽车出现的时候也不是哪都有加油站的。
充电效率是物理问题,在电池的物理性能产生突破之前,恐怕只有Tesla的超级充电网络才能做到半小时为车辆充电。从能源的时间/效益比来说,它确实不如燃油效率高。

你怎么就断定是这样呢?况且相比油价,即使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的电卡价格,也不过是油价的1/7都不到。况且电是我们自己发的,油还有进口的呢。

没有排放你还要怎地?不能说吃火腿肠就不如吃现宰的猪有操守吧?无直接排放,低热量排放,无噪音,低刹车片损耗,每一样都是有利于环境的表现。

说到电池老化,网上往往有一种观点是:电池开废了怎么办?换电池成本要多少?换下的电池怎么处理是不是不环保?就目前大多数厂商发表的承诺来看,”与车同龄“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承诺,也就是在你使用这辆车的年份内,电池是可用或处于质保期内的。比如这辆车你开10年,那么在进入换新周期前,它的电池是保证正常使用的。电池回收方面,作为汽车企业,如此大规模地使用锂电池,必然要做好电池回收的准备。

话说回来,传统汽车卖二手车的时候,做保养换掉旧机油的时候,你关心它们的流向么?关心旧车如何回收了吗?

安全性和整车设计、电池管理、安全结构都有关系,Tesla使用的是成熟的18650电池,超大规模的电池组阵列的管理是电子系统的功劳。而电池组的排布除了电气考虑,还有整车结构、重心、散热、车内空间影响等多方面的考量。不是说有一辆车自燃了整个行业都毫无希望。相比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机械结构要简单得多,机械上的故障率也随之降低。

iPhone刚出来时很便宜么?你看现在早成街机了。


电动汽车更具意义的一点是,这是面向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它的设计思路、车内结构、交互方式都会与传统汽车有很大不同,这是一代更仰赖信息、数据、直觉操控、网络的汽车。

在追踪车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选典型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是一辆很细腻的车。”

这是项目中所有参与者都没预料到的一个评价,出自那个品牌的路试用户中比较出名的一位建筑师Z。他是一个大众眼光中的新精英,专业,工科而不乏诗意。国际视野,热爱本行和一切新鲜的玩意。用Mac,开奔驰——如果日常只用Smart代步而放弃其他大家伙也算奔驰的话。住在北京北五环外的别墅里,家中四灰落地——水泥本色,万物归简。每天开着小Smart到西二环边上班,不开车的日子则多半奔波于各个城市的机场,从中国到欧洲。

Z早年间参与创建了国内颇知名的一家越野网站,加上日常驾驶各级豪车的经验,作为电动汽车的试驾者来说,他的体验可以说是比较可信的。
“你要用心去感受它,它也会给你回报。”所谓细腻,不仅是加速、减速间那独特的“脚感”,也包括日常车辆反馈给人的信息,充电的过程,以及驾驶电动汽车日常所做的出行规划。不关心油价,不再加油,没电了就晚上回家充电。日常驾驶一辆电动汽车,确实会给人带来改变。

Z还从专业角度提供了一种观点:随着电动汽车的增多,城市交通环境会变得比现在安静,那么现有的城市格局也会随之改变。为了躲避道路上的噪音,现有城市建筑特别是居民区往往远离道路,而行驶电动汽车的道路不再吵人,社区就可以离道路近一些,也更紧凑一些,随之而来的人们的社区关系也会变得更紧密,这可算是未来电动汽车会带来的远期影响。

多数人想到电动汽车第一直觉是“清洁”,路试中的用户在这一点上亦有同感,他们在不同时间均表示过这种无排放所带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都堵在路上,就我没尾气,想想以前开的车都有种负罪感。”

Tesla已经以目前市售最先进的电动汽车为未来指明了几个方向,而这也会成为所有传统汽车厂商和电动汽车新品牌所竞争的重点:

  1. 全新的空间布局。大大简化的车内结构,带来的是汽车设计上的变革,Tesla Model S和刚刚发布的BMW i3已经展示了厂商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许汽车品牌未来的作品会越来越激进,直到彻底摆脱传统汽车的形象。
  2. 智能交互。那块两个iPad大的触控屏已经把目前所有汽车的人机交互直接秒杀。LED仪表算什么?多媒体交互系统算什么?HUD抬头显示算什么?语音控制算什么?让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人用他们熟悉的方式与汽车交流,这就是Tesla在做的事。以电动汽车为开始,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的发展可以降低未来事故的发生几率,这也引出了另一个特点的变化——
  3. 材料进化。沉重的电池组意味着车厂要在其他地方为车辆偷出重量,铝制车身、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需要越来越大量地应用在汽车上。在智能系统的引导下,如果汽车不再互相碰撞,那还做那么结实干嘛?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保守势力的阻挠,电动汽车如果只是打着环保的幌子,那么那些传统老牌车厂又为什么在花大投入研究它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