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349
2025-4-30 三百四十九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语音整理
本章孔老师不仅讲了做人之道,同时还讲了为政之道。也就是国家有道时就直抒胸意,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了。
从文本看本章是没有什么争议。就是孔老师说,国家政治清明,你就言语正直,行为也正直。如果国家政治黑暗,你就行为正直,但是言语要谦虚谨慎。
需要注意的是“危”字,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里边差别比较大。今天说“危”就是危险。在古代“危”有高大的含义。比如“危楼”,不是说这个楼危险,而是说这个楼很高。除此以外,“危”还有正的意思。比如成语“正襟危坐”,危坐就是坐得比较直,比较正。所以在这这一章里,这个“危”,我们理解成“正直”或者“直言”,可能更加符合孔老师的原意。
“孙”通“逊”,就是谦逊的意思。一个君子如果说话比较直,难免就会得罪人,给人一种“不逊”的印象。
在国家政治清明“邦有道”的时候,言语不逊问题不大,无非是得罪人。但是在“邦无道”的时候,如果说话仍然是直来直去,恐怕就祸从口出。孔老师的意思是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你可以“危言危行”,也就是说,你说话可以直来直去,做事公开公正。但是,当国家混乱,奸臣当道的时候,做事当然要公正,要有底线,但是说话一定要小心,给自己留有余地,免得引来杀身之祸。
北大教授季羡林,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是对本章最好的诠释。这句话很简单,“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说假话,那就很难公正了。“假话全不说”,就是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真话不全说”,也就提醒我们,生于乱世,要有自保的意识,虽然行为要保持正直,但是说话要谦虚谨慎。
这些道理说起来都很简单,但是想真正做到实际上也不容易,比如我们前面在《公冶长篇》里讲南容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正因为如此,孔老师把自己的侄女儿嫁给了他。孔老师还提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就是说,宁武子作为卫国公卿,在朝政混乱的时候,他可以装疯卖傻,实现自保。实际上本章的“言逊”也好,宁武子的“愚”也好,都是一个正直的官员在“邦无道”的时候不得已的自保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