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愿你心中有灯塔,未来有方向
孩子,愿你心中有灯塔,未来有方向。
这是绘本《灯塔》腰封上的一句话。
我想,这就是我爱童书的原因。
它们永远能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人们心上的褶皱;也像一位智者用温柔的嗓音,将人生智慧向孩童娓娓道来,即使是成年人也能从中得到疗愈。
那天我们全家和先生的好友一家聚餐。
酒过三巡,孩子们也都已经吃饱喝足,开始在包间里追逐嬉戏。
哥哥、弟弟和朋友家的孩子浩浩正一起玩。一开始他们拥抱、游戏、举高高,三个小朋友很是亲密,玩得畅快。
后来,彼此开始有点小分歧,我看在眼里,却没有插手,希望他们自己在这些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对方、解决问题,学会化解矛盾、彼此和解。这是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得到的成长。
再后来,他们因为一个口香糖的瓶盖开始气氛紧张起来。
浩浩从弟弟手里拿走了口香糖瓶盖“徽章”,哥哥觉得浩浩没有征求弟弟意见,有些不能接受他的行为,不高兴了。
哥哥开始维护弟弟,“那个是我弟弟的,你得还给他。”
浩浩说,“我想要徽章。”然后把徽章在手里握紧。
哥哥不高兴了,可能是他觉得那个是我们带来的瓶盖儿,浩浩首先没有征得同意,其次他也想要,就开始绷着小脸儿站在墙边儿上。
其实哥哥是一个只要和他好好沟通,就比较随和又通情达理的小孩儿,尤其是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
浩浩呢,也很善良可爱,只是不太懂小朋友们一起玩要有商有量,彼此好好沟通。
一开始他们玩得都很开心,很亲密的样子。后来玩疯了,也有些累了,彼此之间再有些碰撞,哥哥心里积攒了一些不满。这会儿,开始发作。
问题出现了,我等着看他们的解决方案。
可是浩浩妈妈看到这局面,立马开始了批评教育。
她弯下腰,用凌厉的眼神慑住自己的儿子,语气沉沉,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你再闹以后不带你出来了啊。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听见没有!你这样不乖,我就不喜欢你了!”
她一直在严厉地重复着“你不乖,不喜欢你了”,我在旁边看着,心里急得不行,却碍于和这一家人不太熟,不好意思直接制止。现在想想真是不对,最起码,我要好好维护一下孩子。说实话,当时我也有些懵了,太久不见这样的扎心场面,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我看到浩浩的表情,从最初的怔愣到不知所措,他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回过头看着他不依不饶的妈妈,终于失声哭了出来。
他在妈妈一再的催促下,委屈地把自己手里的口香糖盖子递给了弟弟,继续哭。
“你别哭了啊!你这样太不懂事了!你这么不乖,我可不喜欢你了……”又是字字诛心的训诫。
我心疼得极了,只好走到孩子旁边,轻抚他的小脑袋,轻声问:“你也想要那个徽章是不是?没事啊,你想要也正常啊。”
孩子们的爸爸终于发现了这边气氛不对,了解情况之后,浩浩爸爸捏了两个啤酒瓶盖给浩浩,孩子拿到哥哥弟弟眼前,我说“哇!好厉害的蚌壳!cool!”他这才心情稍稍平复,拿手里的蚌壳换走了徽章。哥哥、弟弟又找自己爸爸捏了两个瓶盖来,三个孩子又玩到一起去了。
其实,孩子们之间的这种摩擦再正常不过。也许浩浩妈妈只是不想自己的孩子给大家造成困扰,想要他“懂事”。
可是,那样严厉的眼神、冰冷的语气、字字诛心的话,要让一个如此爱自己父母的孩子如何承受呢。
孩子在极端恐惧下,终于哭了出来,很伤心害怕。
他的妈妈说不喜欢他了,天呐,对自己最重要的妈妈在这样说的时候,他会感到极度不安;他的妈妈语气冰冷地说“你这样不乖,不喜欢你了,不带你出来了”,他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
孩子妈妈那样一番话让浩浩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冲击,长此以往,孩子一定会在不安中质疑自己的价值,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更缺乏安全感。
希望所有为人父母者,用心用爱温暖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别总是让孩子受伤。
父母原本应该是孩子的最坚强的后盾,是孩子心灵的港湾,让他们安心靠岸。
父母应该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自信地成长。长大以后毫无顾虑地扬帆远航,父母永远做孩子的灯塔,在他们累了、倦了、迷茫了的时候,为他们指引方向。
孩子,愿你心中有灯塔,未来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