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述——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每当我们一提起陶渊明,就会顺其自然地想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抑或是像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句或文章。在我们的心中,陶渊明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不论是他的辞赋诗篇还是他的选择人生经历似乎都在向我们证明着这一点。但是陶渊明真的像我们平常所想的那样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道家人物吗?儒家于他来说,真的与他的本心相背吗?要思考这个问题,还得从陶渊明的生平开始讲起。
据说,陶渊明的曾祖是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征西大将军——陶侃。陶侃出身贫苦,本是卖鱼的。但后来他逐渐靠着自己的打拼成为了东晋建立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而不管是从一些记载还是陶渊明对于陶侃的赞誉来分析,陶侃都有几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吃苦耐劳,勤俭。而在陶渊明后来归隐的生活中,也可以体现出这几个特点。除了陶侃,对于陶渊明有着重要影响的另外一个人叫孟嘉。与陶侃不同,陶侃怀有野心,最后其实也想反叛,但孟嘉与他不同。当时已经有了清谈之流,而孟嘉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的身份相较于陶侃来说是确定的,他从很多方面给陶渊明带来了更多的思想的改变。
陶渊明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他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自己的思想很多也基于儒家的基础上。但是在他的后期生活中,道家的思想确实占了更大的一部分,而他其实对道家也有着一定的向往。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陶渊明后来归隐就觉得他的思想其实就是道家思想,他就是一位道家人物。但其实我们这样去想,反而会对陶渊明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那么陶渊明到底为什么最后选择归隐山林呢?既然他有着儒家的思想,为什么最后选择转走上道家的路呢?
当时的朝廷被军阀所控制着,而其中势力最大也是争斗的最狠的两个人分别是桓玄和刘裕。这时候陶渊明就有了很多种选择。他可以选择这个时候就顺从自己的道家思想,归隐山林,毕竟他本身也有着那样的向往。他也可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入仕,当然会有很大的风险性。他还可以选择对一切事物都不闻不问,就老老实实的当个普通人。这所有的选择之中,入仕是最为危险的。在两股势力相争持续不断的情况下,他如果选错了势力,就有可能被另一方所吞没。所以这事到底该不该入仕,而入仕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前路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桓玄和刘裕之中,陶渊明的祖父孟嘉以及陶渊明都更看好桓玄。相较于刘裕来说,桓玄身上有一些被陶渊明所看重的东西。可是此时明显在这样的争斗之中并不宜牵扯太深。所以最终陶渊明虽然入仕,但只是做了一个小官。并且多次入仕出仕入仕出仕。但这时候,最大的逆转来了。本来势力正旺的桓玄下台,刘裕掌权。而这也成为了陶渊明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逆转点。
这时候陶渊明的选择其实与之前的选择是一样的,他并不认可刘裕,如果这个时候依旧入仕的话,只会违背他心中的底线。这个时候,陶渊明则就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选择,我们才会像他最终定义为道家。如果继续入仕的话,只会违背他心中的底线。他拒绝与自己所不认可的人一同入仕,于是归隐山林。他的这个选择到底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本质呢?一部分,他受儒家的熏陶所长大。另一部分,他又有一种对于道家的向往。但其实,他之所以会归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中儒家的道德思想。正因为儒家之前的熏陶,所以陶渊明的很多看事物的方法也是基于儒家之上的。而他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应该也与儒家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