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文苑

中国画及其他

2020-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十月冬阳
网图:郑板桥《墨竹图》 网图:王冕《墨梅图》 网图:现代画家关山月《墨梅图》

网络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好处多多,比如“百度百科”“360百科”之类的,你搜索的本来是一个简单的物事,结果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的惊喜。今天搜“竹子”,竟然搜到了一段关于中国画的深奥的对话:

有人提问:“竹子为什么不用绿色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色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

一人回答道:“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色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色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色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绘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

1  中国艺术:写意

这段话的重心在讲“中国画”的特点——不注重“像不像”,表现的是一种神气。

所以,中国画家不用绿色颜料画竹子,“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可以用红色来画竹,描绘“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

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掌故,叫“雪中芭蕉”。是唐代诗人、山水画大师王维的杰作,大雪里画了一株芭蕉。

有人提出疑问:“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宋代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引用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解释说:“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清代人王渔洋解释:“只取远神,不拘细节。”台湾作家林清玄专门就此写了一文,题目叫《雪中芭蕉,惟美足矣》。

其实,不仅是中国画,中国戏曲也是一门写意的艺术。骑马,不会弄一匹马到舞台上,一根马鞭摇晃摇晃足矣;乘船渡江,也不会弄一条船到舞台上,一支桨比划比划足矣。与西方写实化的舞台艺术,迥然有别。

在纪录片《昆曲六百年》里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说一个导演执导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了凸显亭台水榭的背景,周围弄了几个水池子,还放了一群鸭子,结果演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演员在台上婉转悠扬地唱,鸭子在池子里嘎嘎乱叫,搞得观众大为扫兴。这个导演不大称职,太不了解中国艺术的特点。

2  墨色: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

 中国古代山水画、花鸟画多用墨笔,比如元代画家王冕有《墨梅图》,上题诗一首:“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为表现梅的“清气”,花也用墨笔来画。

不过现代画家画的《墨梅图》,枝干用的是墨笔,而梅花用的是朱笔,大概除了讲究神气以外,也要讲究形似了吧。

从上面的对话中了解了一点关于绘画的新知识:“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