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第五章读后感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刘俊果日知录

《教学勇气》第五章读后感

《教学勇气》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一一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一、第三事物。

两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分别是:关注严密性、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关注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虽然这两种模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两者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而能融合这两种模式的是以主体(第三事物)为中心的课堂。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专注一件伟大事物,这个主体成为关注的焦点,让两种传统模式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既尊重了学生的需要,给他们提供与他者相遇的机会,令学生生龙活虎起来。也尊重了老师的需要,激活我们的主体、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心灵之间的关联,令我们一次比一次完整。

二、微观小宇宙的教学。

我们教师要尽量少花时间用信息和我自己的想法把空间填满,也就是满堂灌,而要多花点时间营造一个学生与主体及彼此对话的空间。对一门学科表示敬意的最佳方法可以是少而精,要指导学生从“一粒沙”去观察世界。他们借着观察,发现这个微观小宇宙,然后发现一个,一个又一个微观小宇宙,最后就能转变为整个学科的能力。就是通过深入的钻研这个独特的个别,这些学生发展了对整体的全面理解,达到了以点带线,一线带面,以面代体的效果。

三、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本节通过列举一则医学院里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微观小宇宙进行教学。传统教学中,像对待一具挂着的骷髅那样去对待病人,把病人物化。这种单向灌输式的学习,根本没有为学生提供任何自己主动去发现的经验。

应当引导大家合作探讨研究这个“伟大事物”,即病人和发病与健康的问题,这些就是学生注意力的中心。安排专业的导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指导,确保正确方向。而我们的教学,其实也应该照此模式进行,让学生直接与他者相遇,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获得真理。要让学生活学活用,从实践中获得理论真赢,在带着获得的理论真知回到生活实践中检验,如此循环往复。这样对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智力发展都有好处,学生才会既有聪明的脑,又有温暖的心。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教育源于生活,并让教育回归于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

四、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本节是列举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微观小宇宙进行教学。教学中,作者不再用滔滔不绝地把信息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法,他在讲种族观念形成方法时,选择种族作为探究的焦点,巧没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索,使学生认识到了关于种族观念形成的重要事实,种族是我们思想分配和简化错综复杂的人体信息的人为产物。因为经过了跟微观小宇宙及其提出的议题的交锋,学生对于界定种族的要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比老师能给他们的演讲更深刻。

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学,以后努力采用从微观小宇宙教学的方法,减少我们说话的空间,开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与主体直接对话,这样,他们学习兴趣更高,也会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五、开放空间和技术手段。

借着重建真正的共同体中教与学的动态过程,我提醒自己,从事这种教学过程,远比随波逐流要付出更多。若要开放这种教育空间,我一定要先磨练好某些技巧,还要学会其他技巧。

六、共同体:多变与障碍。

用以复现真正的共同体的正确方法是发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当真正的共同体出现时,权力和地位间的虚假差异随之消失。但是真正的差异仍然维持,也应该维持这些差异,因为共同体要兴盛,需要执行各种功能而形成差异,比如评价,就是教育中的这样一项功能。评价方法应该是强化学习,为学习过程提供指引,而不是最终审判,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课堂上对共同体的真正威胁,不是教师和学生间权力和地位的差别,而是缺乏由这些差异所激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当我们愿意放弃自我保护的专业自主,让我们像学生依靠我们那样去依靠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会更加走近那个真正的共同体所需的相互依存关系。当我们因需要我们的学生而说“请”,因我们真诚地感谢他们,而说“谢谢”时,通往共同体的障碍就开始消失,教师与学生就会展开更有共识和意义的深层对话,而学习会奇迹般的、生气勃勃的发生在所有人身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