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_学阅读思考分享每天写1000字

《每周工作四小时》是如何做到的?

2016-05-21  本文已影响127人  holly的笔记本

书的标题很吸引人。

如果敢想把每周工作四小时当作目标,那么翻开这本书解惑:如何做到呢?

这本是有关思考时间管理的畅销书,通俗易懂。快速阅读完后,自己总结了书中重要的观念来分享。

作者:Tim Ferriss

【自己】


集中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总去对弱项修修补补。

-----特长不长的时候,这个策略不能用嘛。~~耸肩的阅读者。

良性压力--比如激励我们超越自我的行为榜样、消除腰部赘肉的体育训练以及拓展我们适应范畴的冒险,都属于良性压力--有益健康且刺激成长的压力。

----压力不总是坏的,压力是恐惧的一种语言表达。恐惧良性压力的人,是表现型倾向作祟呢,还是逃避成长过程中的痛苦?

【收入】


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更重要。

----相对收入会把时间成本计算起来。累死累活的死工资,真不能从月薪,年薪数字上找安慰,忙到没日没夜,至少工资不错的那点自豪都撇干净看本质。

【环境与关系】


如果事情并不至于毁掉你周围的一切,那么就试着去做,然后证明它是正确的。人们--无论是父母、伴侣还是老板--情感和本能上也许会拒绝,但是事后,他们会学着慢慢接受。

——寻求宽恕,而不是寻求许可。

----戳到我屡犯的一些错误。生怕旁人,尤其是家人会说:

“天天上进的人看起来很无趣。什么都一本正经,似乎比别人优越。但一聊起来,也就那样水平。是不是被成功学洗脑了?”

实际上,自己坚持的健身,父母在看到效果后,非常愿意向我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天重视运动,还会时不时跟我交流运动的感受与进步。

我们话题已经从“你最近好吗?一切都好。”的惯例问候,到有健身话题可以讲。

家人是不能选择,也不能远离的环境。但积极坚定的影响,至少会感染他们,不会刻薄到说出以上假想的论断。

Austin Kleon创作_此书的思维导图

【法则】


增加成效有两种顺序互相颠倒的办法:

只做重要的事情以减少工作时间(80/20法则)。

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帕金森法则)。

----我很早就知道二八法则。但是如何用在审视自己处事方式上,还没想明白。更不会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法则,说自己知道,也只是一知半解罢了。

而这本书的作者非常详细的讲了如何使用。简直捡到宝了!

首先他发展到各种领域里,二八法则是这么回事:

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

80%的成果来自20%的时间和精力。

80%的公司收入来自20%的产品和客户。

80%的股市盈利由20%的投资者和20%的个人投资来实现。

原本的80%产出来自20%的投入。投入与产出的抽象概念就具体化了。而且他还特别说明

比例常常会不对称甚至加大:90/10、95/5、99/1并不少见。但80/20是人们寻求的最低比例。

不然实际当中没有遇到理想的比例,会不会就全然抛弃这个法则了呢?这个补充说明对我而言很重要。

这样用在生活中就简单多了。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思考哪些朋友80%的不再联系,朋友圈屏蔽之。彻底取消2%的朋友,远离肤浅虚荣的人。留下最值得交的朋友。

再比如,我自己通常会在网上购物,淘宝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俨然成了个中高手,采购生活方方面面的东西,还为家人买。

而现在知道没必要为一件漂亮衣服长草、剁手。真正算下来一年去度假,或者庄重场合的机会少,穿着频率不高。

为幻想买单,花费了精力和时间是种浪费。

现在我会学着像男生一样,有需求就买。没需求就不瞎逛。列好一切衣服,护肤品,鞋子等等的惯用消费品牌。不再尝新,后悔,等打折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中消耗。

【执行力 计划】


为什么朝九晚五惯了,闲在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做事没什么效率呢?

自由工作者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需要高度的自律。

看过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能体悟到,规律生活,对于一个智慧的人来说,意味着强大的抱负心。”

“Routine, in an intelligent man, is a sign of ambition.”– W. H. Auden

帕金森法则(Parkinson's Law)

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度与所分配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密切相关。这就是不断迫近的最终时限的魔力。

----原来读研作业经常是写小论文的时候,虽不知道这条法则,但用到极致。我总是先算好多少小时能完成。然后先聚餐,与朋友健身,玩乐够了,再去写。

这时,大部分同学进行了三分之一,或者快要完成。我才开始。

Deadline结束时间通常会是中午12点。预估好时间,早早上床睡觉,早上五点爬起,总会在倒计时五分钟的样子提交完作业。

避免了熬夜,而且临近deadline的压力促使成果快。而且在之前玩的时候,我已把论文内容要求记熟,偶尔脑子里会时不时惦记着该如何写。

潜意识思考的灵感比专门坐在书桌前来的容易。

今晚之前就列好明天要做的事情。每天要完成的重要事情永远不能超过两件。永远不要。即使所有事情都非常重要,也没这个必要。

在电脑屏幕上做一个Post-it便条或者在Outlook里做个备忘录,一天至少提醒自己三次:"我是不是在用各种各样的杂事来避开最重要的事情?"

重复一遍:每天最多安排两件重要的目标或者任务。每一件事都从头到尾无干扰地单独完成。分心只会带来更多的中断和失误、更少的净利润和更低的满意度。

好了,摘录与感想于此。本书完结。

那么问题来了:看完此书,我们可能做到每周4小时吗?

当然不能,虽然作者标题党,加上自身当老板,财务相对自由。

但对法则的一些理解还是有些启发,可以用到自己生活和时间管理上,而且只需用一个下午的排队、等候时间,用关键词阅读法看完此书。如果你看完这篇重要观念的汇总笔记,就五分钟的时间,重要的是多想多联系成为你自己的法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