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一条不归路?

2015-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HfzCh

本文写于 2014-10-03 11:17:35 图书馆

已近两月没写文字,上次写文字要追溯到暑假8月初了。最近碰到有意思的事情比较多,昨天主要是看到了一华师一学长徐健的个人博客,当然还有他的女朋友Layla的博客,深受启发,于是下决心向其学习,用文字记录下我大三之后的生活感悟和学习体验。常言道,一辈子,有些故事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但是有些故事,决定要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在实验室摸爬滚打准备了三个星期,做阅读,看作文,背单词,8月17杀G,铩羽而归。考试当天出成绩,只有V149+Q169,作文AW3.5,虽然分数不算高,不过总算有一个申请勉强能用的成绩了,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考完GRE不久,导师和学长他们出差归来,实验室这边又开始新任务,继续看论文,实现算法,调试程序,找可视化工具出高质量的图。终于熬到了9月初,回了一趟家,待了9天,又匆匆赶回学校复习9月27号托福。很多人跟我一样,上了高中后,回家的时间明显减少。有人一直推崇去另外一个城市或者省份甚至国家上学,这将是非常宝贵的经历,让你变得更加独立。身边很多这样的同伴们,还有海外的前辈们,都越走越远,每去一个地方,到达一个更高的台阶,又是一个新起点。这种不安分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很乐观的感觉。

之后的打算是,准备找个实验室做一段科研,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联系实验室是个很麻烦的事情,邮件发多了,脸皮也变厚了,只要有勾搭的可能就一定要去发一封邮件问一下情况,就算没有回复也罢。经常为了了解一个实验室的情况,辗转好几个人,从直系学长再到学长的同学,到处要QQ和电话,不过这种方法还是奏效了,校友一般还是很nice的。联系中科院计算所网数组那边,三个老师都不回邮件,于是我后来直接骑车过去了,找到那边管理学生事务的刘老师,问了下情况,她才鸟我……不过总算有了结果,比苦苦等邮件强多了,如果我不直接过去踹门的话永远都没有回复……然后老师当天中午面试我,说他自己主要做info retrieval,想让我做推荐系统相关的,培养方式大概是博士师兄给论文我看,然后我实现下里面的算法,后来另一个老师也联系我了,是做network science和social computing的,邮件是大boss转给他的(大boss没回我),因为他的方向和我很match,培养方式大概是我跟着博士师兄一起,争取能够出一篇paper,然后他们改一改,年底投出去,刚好和我的时间也比较吻合。不过他们还是一个组的,我想选后者那个更match的,但是前者又先给了实习的offer,大boss也同意了,让我赶紧办理相关手续,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办理相关手续,就是那个客座学生培养协议居然还有要学院盖章, 但是学校这边坚决不给盖,去问了老师的10级直博学姐才勉强找到解决方案,就是找院长签字。无奈这边找院长签字也是个力气活,办公室见不到人不说,发邮件给一个副院长回复了让找另一个院长,另一个院长回复的时候刚好他下午4节课满课,得等到国庆之后再处理。。学院书记屋子总是看不到人,另一个副院长学生说她出差了,哎,找个领导办事真难,弄到现在还没有落实,这种繁琐的流程确实有点闹心。

不过这个不是目前的工作重心,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准备托福上面,从9月11号回学校之后,就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图书馆的考研自习室里,跟着身边的考研复习的朋友们一起复习托福,做模拟题TPO,每天差不多做个2-3套,中午和下午还能和舍友一起去吃个饭,这样的大四上的日子也算不错了。当然了,托福的口语也不敢松懈,上次近乎裸考侥幸拿了23,这次运气就不一定了,还是得好好准备,之前多次在论坛看到别人110+的经验贴已经麻木了,我就是做不到他们那种连续几个小时的高强度的认真的口语练习,之前还用亦欧网,后来嫌麻烦,还是线下练习来得干脆可行。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图书馆关门之后,我就一个人背着电脑和口语真经,去新科研楼一楼没人的楼道里,关好楼梯的几个门,直接坐在地上,抱着电脑,打开TPO,开始练习口语了,一直练到12点多再回宿舍睡觉。后来几天每天早上去图书馆也会在二楼的楼梯间里读一个小时的口语,偶尔晚上回去教三一楼的楼梯间里看看作文,总而言之,我练口语的地方一般是各种楼梯间,大晚上的,没有人经过的地方。

9月27考完托福,前天去图书馆二楼闲逛,无意中看到袁岳写的一本书《趁年轻, 折腾吧》,当时觉得这名字还不错,于是好奇翻了翻,除了了解到作者本人经历很丰富和牛逼外,发现他的文字功底非常不错,虽然没有太多文采,但是语言平淡详实,受众应该比较广泛。于是乎把袁岳写的另外几本书也全都借了出来,包括《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深度访谈》,《青春不应被浪费》,《谁说80/90不靠谱》等,花了大概三天时间把这五本书全部看完了一遍。主要讲的是社交法则、职场规则、人情世故、创业漫谈之类的内容,这几本书的内容有部分是重复的,因此读多了也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人情世故的部分文字写得很实在,主要讲的是作者本人的家族历史和故事,和父母兄弟相处的经历。比如他家有兄弟姐妹12人,作者是最小的那个, 母亲47岁时才生他,倔强的母亲在90高龄的时候仍然坚持不跟自己的住在市区或者县城的子女住在一起,依然一个人住在苏北农村老家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种菜打麻将唠嗑,深爱着她坚守了一辈子的土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