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咆哮了么?
说起咆哮,立马就会让我想起“咆哮帝”马景涛。马景涛因在表演中生气发怒时的大喊大叫被广大人民群众封了这个称号。
剧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像他一样歇斯底里般的发泄情绪,我们也同样在“咆哮”。
我是如是这般给它下定义:
“咆哮”是种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爆怒猛吼,一般不轻易展现;诱发爆发原因很复杂;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咆哮”式表达有用么?
存在即是合理。“咆哮”有利于释放压抑的情绪;“咆哮”有利于壮大声势,遏制非法行为的发生;“咆哮”有利于扩大影响,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但是,我不喜欢“咆哮”。
“咆哮”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下释放的情绪,让对方和自己都会不适。咆哮的时候,青筋暴起,唾沫星子飞溅,血压飙升。这样并不利于健康。对方或感受到了恐惧,心里产生阴影,对你敬而远之。或同时被激怒,展开激烈对抗。这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在行路中“咆哮”对方,遇到了塞车或者刮蹭,“咆哮”着指着对方的鼻子,咒骂道:你不长眼,你急着投胎啊?结果可想而知。换一种温和的语气,问题更好解决。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吵吵闹闹在所难免。但吵闹上升为“咆哮”,夫妻之间的感情难免会出现裂痕。“咆哮”时,家里如同地震一般,又怎能让家里的孩子置若罔闻,又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灵创伤?
在教育孩子时,“咆哮”也是展示。有多少孩子,被咆哮。“你怎么这么笨,教了一遍又一遍还不会!”、“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才收拾好的物品又弄乱”、“滚”!孩子毕竟很小,他的认知水平有限,理解有限,承受也有限。这样的咆哮,换位思考一下,会又有怎样的感受,又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有多少孩子日后出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教育所带来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也有不少班主任也存在咆哮式管理,尤其是新手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往往比较年轻,觉得自己震不住学生。所以更加强化“咆哮”式管理,以为这样就能管的住学生。实则不然!不同阶段不同,到高中阶段了,简单的“咆哮”已经无法经常奏效。偶尔用用可能会有些效果。而且慎用。当“咆哮”发生时说不定学生还在嘲笑你的无能:看班主任除了发飙就没有办法了!“咆哮”时,学生感受是你把他当做的出气筒。而你则是拿学生的错误的来惩罚自己。
……
一个人“咆哮时”往往正处愤怒时。而愤怒时说明这个人处于非理性状态。非理性状态下的智商水平为日常最低水平。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又会有多理想的效果?
“咆哮”并非治百病,且用且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