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你说的那些是都很好,可是干我何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庆淑【学而思】《蔡康永的说话之道》Day3
好书共读:你说的那些是都很好,可是干我何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Day3彭彭《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第三天的带读让我想起来曾经我的两次失败的谈话经历。
第一次:
那时候我在推广一个产品,经常有人感兴趣来问。一来我那时是行业新人,没太多经验;二来在网络营销这一块,怎么和陌生人聊天实在摸不着头脑,把不住火候。由于那个产品几乎是行业风向标,我自己非常认可,一直自用,一有人来问我就很开心,恨不得一股脑地把产品知识全讲给对方听……
于是,结果就是,别人只是感兴趣问了一下而已,我在后头巴啦巴拉个没完,从公司创始说到行业前景,从产品用材说到使用注意事项……给人感觉过分热情,有产品卖不出去的嫌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人家“噢”了一句,没下文了(´;︵;`)有兴趣的人就被我巴拉走了。
我自己感觉还特委屈,我都介绍得这么详细了,还要我怎样?后来明白,问题就是我说的太多太详细了!
彭彭在带读中提到:世界的真相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好书共读:你说的那些是都很好,可是干我何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Day3我犯的错误有二:
1、我俩是没见过面的网络朋友,刚开聊,冰还没破,我就介绍产品,人家理你才怪。不先建立情感联结,我俩对彼此而言,永远都是陌生人。
2、你家产品很好,我承认。你们公司很牛,世界500强好不好,可是干我何事?我来问你,是因为我某个方面有需求待满足,你不去了解我的需求,协助我解决我的难题,光在那巴啦巴啦讲你家东西好,拜托,这世界还缺好东西嘛?你说的那些我根本没兴趣知道!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好书共读:你说的那些是都很好,可是干我何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Day3人家的心理历程可能是如上所述,可是我当时却没能考虑到。聊走了顾客,不是我活该嘛…(´;︵;`)
第二次:一个顾客来问产品。
问:都有哪些颜色?
答:………各种颜色答一下。
问:有新品嘛?
答:最新的新品…简单介绍一下
问:多少钱?
答:多少钱。
【以上只是模拟对话,顾客问的不止三句,也不一定是问这三个问题,我的意思就是人家问什么我就只答什么】
结果可想而知,人家问完钱,我答过之后就没我啥事了。也是没下文了。
这能怪人家顾客嘛?人家既然来问你。第一,对你还是有一定信任度,不然不会来问,说不定直接把你删了。
第二,人家既然来问你,说明人家有需求。别管哪方面的需求,我应该引导他把需求说出来,然后我再针对他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人家一个问题过来,我给一个简单答案。这样的话,我的每个回答都是总结式答案,还聊什么聊!(。•́︿•̀。)
这次失败的经历就是彭彭说的,说话时没给自己留退路。我回答了别人颜色了。还让人家怎么接?人家只能继续问下一个问题。这样就变成我被对方的问题牵着走。话语权掌握在对方手上,人家问题问完了,就聊不下去了。
而根据今天的带读,人家问“都有什么颜色”?我应该接“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颜色”或者“你有没有特别讨厌的颜色”?
这样交流才能继续呀,才能开枝散叶。不管他回答特别喜欢或特别讨厌的颜色是哪一种,我都能接上话,和他讨论讨论,这种颜色适不适合这样的季节?或者说和他讨论人的皮肤和颜色之间的奇妙关系…别管怎样吧,这样才能往下聊啊。都聊不下去了,还能有啥好结果?::>_<::
我经历过很多这种失败之后,也慢慢摸索出来了一些说话的技巧。这些技巧,就像彭彭所说,并非违心的虚伪,或者是什么伪装,而恰恰好是在善意关心的基础上让交流更加的顺畅。问清楚对方的具体情况,再具体的分析,给出针对性的意见,恰恰好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
最后,关于【学而思】的那些问题,我看大部分都是以【最】字打头的,我个人觉得像这种问题在实际的交流当中,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好回答。嘿嘿…毕竟,要选出【最】来,对纠结的人来说,是件痛苦的事。
好书共读:你说的那些是都很好,可是干我何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Day3有时候,还可能【心头好】太多,而选不出最来。
有时候,还可能是,那个【最】,内心深处还在给它空着位置,虚位而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