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断际禅师钟陵录(5)
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
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既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
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
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
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
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然舍有三等:
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著,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
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
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著,是为小舍。
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
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现在心不可得,是现在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