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信息化要走适合本企业的道路
就在不久前,今目标在上海举办了"主线+"活动,近百位高级管理者汇聚一堂,分享"主线+"模式的管理经验。
几位主讲嘉宾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一些管理痛点,并给出使用今目标的解决方案。从工作规划、时间管理、企业信息化、乃至企业的综合管理等等方面都提出来建议性意见和方案。上海龙胜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师大兼职教授王小松先生,从信息化角度阐释了企业发展过程里所面临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运用非常庞大的思维导图表明企业实现信息化的迫切和必要。
王小松先生称,不管是管理,还是社会,信息都是爆炸的,做减法比做加法往往更重要。这其中,就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痛点,在于如何在网络资讯、娱乐、购物、社交等多个生活场景,以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备和平台,将合适的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如何利用"可视化"大数据做到精准营销、提高转化、推动销售?
一句话:如何跟上繁复多变的时代、用互联网的思维管理和发展企业,就成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的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王小松先生同时指出了信息化弯路的存在,企业想实现信息化并不意味这信息化管理就一帆风顺,因为这些企业有三个突出的问题:
1、有大战略却没有具体小策略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有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能嗅出商业气息和判断市场走向。
但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做出策略,有时候只能凭直觉,朝着大方向盲人摸象,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创业项目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2、组织很得力,但执行很费劲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曾抱怨说:公司发展思路前途一片光明,规划也做好了,融资也谈好了,人员也招到位了,但就是员工跟不上,进度总是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打断。
说白了,就是执行力问题。实际上,这种执行力和公司是否扁平化管理都没有直接关系。
3、管理有框架,但实施太僵化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企业信息化早就是企业发展必要的一环。信息化程度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依据之一。
具体在实施上,许多管理软件的思路只是模仿大企业,而缺乏中小企业所需的弹性与应变性,反要使用者削足适履,使得许多企业的IT建设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率提升,甚至反而会拖后腿。
对于这些问题,王小松先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想清楚要通过信息化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要有一个问题导向,这个平台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适用的问题。择善固执--和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提升结合起来综合考量。你一旦确定了一个平台,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对于使用今目标,王小松先生有着自己公司的特殊情况:
多的轻量级的平台我觉得太轻了,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那么我们原来用的一些平台呢,又太重了太复杂了,用不起来。那么今目标刚好是介于不轻不重的这样的一个层次上。
实际上,每家公司业务、规模、管理等等方面几乎都有差距,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这也就对一站式管理解决方案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
可定制管理:既能管理公司内部,做好沟通协同,也能管理公司业务,科学管理用户和销售……总之要能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
可控制成本:可提供产品、技术维护、二次开发定制、营销咨询、运营策略、广告推广等一站式服务。
这也是王小松先生选择今目标的原因。因为今目标"主线+"工具的管理模式正式这样的解决方案,让管理不再受限于某种应用,而是可以搭配使用,进而创造无限的可能,进而迈向自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