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写日记每天写1000字

家里的下雨天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4人  乐喝
图片来自网络

文/乐喝

打卡/第1天

最近下载了一个软件:潮汐,是一个让你专注类型的app,辅助各种自然声音,如森林、海洋、雨天等等。

下午看书倦了,打开app,默认的声音为夏夜。我打开选择页面,选了一个雷雨。

闭眼,听着雨滴声,空远的雷声,心里很静很舒服。同时,我讶异于自己竟喜欢雷雨的声音,明明自己讨厌潮湿的雨天。

睡了一会,醒来天已昏黑,一看时间,才5点多,就意识到要下雨了。

走出走廊,正好父亲赶着两头牛回来了,父亲呦喝着远处的母亲,让她把牛牵进牛栏里。

不远处竹子上方的天空,云层厚厚的。竹枝丫被风吹得摇摆,“唰唰唰”作响。

渐渐清醒的意识,对眼前的一幕,有着很亲切的感觉,一种回忆深处延伸而出的熟悉感,还有依赖感。

一直以来,父亲母亲都很少在家待着,整天田里忙活着,一年四季用有各种农忙。

锄草、松土、放牛、浇水、施肥……其实很枯燥又辛苦的活,但他们习惯了。也许在他们心里,这是他们养家,供孩子上学的工作。

平时放假回家,一般晚上才聚一起吃饭。母亲还好,待家里时间还比较多。父亲的话,不是田地上耕作,就是圩上卖些番薯之类的农实。

他们早出晚归,我日歇夜睡,偶尔一些帮得上忙的就搭把手。

只有在下雨天,他们无法外出干活。

每次雨天,我待在房间都能听到楼下电视的声音,那是父亲在看电视。他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那台电视了。

母亲,则在厨房各种忙活,做些薯粉,整些糕点等等,或者去隔壁大婶家说些她们世界里有意思的事。

我则听着外面的雨声和楼下的电视声,感受着舒服的温度。看看书,玩玩手机,很依赖这种感觉。

雨里的农村,不像艳阳天里的那么朴实,反而多了几丝柔意和安静。

我们村近南海边,有着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很多雨,秋季很多台风。

每次风雨过后,屋后的竹子会特别青绿,空气也有叶子的味道。心情也会变得跳跃,就像是世界被洗了一遍,灰尘、垃圾都被冲掉了。

其实在外面上学的时间比较多,中学寄宿,大学一年回两次家。

在家的时间很少,外面的世界也经常会下雨,每次都会看到好多伞和匆匆忙忙的脚步,城市的色彩也变得饱和让人视觉疲累。

家里的下雨天才是最舒服的,是彻彻底底的雨的世界,踊跃在我们的生活里。像插曲,也像日子的一部分。

写到这里的时候,雨已经停了。竹子上方的天空变得高远,听见厨房的炒菜的锅铲摩擦声,“喔喔喔”的鸡叫声偶尔也挤进来。

接着是两缕飘香的菜味,一闻便知是豆芽炒韭菜。在锅与铲不再摩擦的时候,就可以听到母亲的声音。

呦喝着父亲的名字、我的乳名。然后是楼下的电视电源关闭的声音,父亲的脚步声。

最后我也放下手机,向厨房走去。

『附:村里的厨房和起居室不在同一栋建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