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24种效应

2024-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千面英雄侠

1.羊群效应: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羊群效应基本上等同于从众。

2.木桶效应: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做人要低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成长的过程就是补长短板的过程。

3.鲶鱼效应:指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躺平的人活跃起来投入到竞争当中,从而激活一个群体的活性。

4.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所以在人际关系中要注意在装饰、声音或者行动上有特色,其他方面不丢分。

5.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6.近因效应: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7.刻板效应:指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和变化等。

8.仰巴脚效应:指没什么本事却又处处炫耀自己的人,一不小心摔了跟头就会遭到旁人的嘲笑。

9.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可能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烂。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启示:在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别让自己成为职场上那扇任人践踏的破窗户。

10曝光效应: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让人愉快。启示: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在某人面前混个脸熟会赢得好感。

11.酸葡萄效应: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人们拿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安慰自我,以避免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启示: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迷其中对生活却只有明显的副作用。

12. 凡勃伦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启示:人也是一样,要想得到好价钱,就要把自己琢磨成器,放在对的地方待价而沽。职场或人生,都是如此。

13.蘑菇定律:感叹刚入社会的人常感到不被重视,需要打杂跑腿,或者面对批评指责。有人将之与蘑菇的生长相比拟,认为大多数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经历,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启示:当几天“蘑菇”,能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显示。

14.飞轮效应:为了让静止的飞轮旋转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出很大的力气,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需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启示: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做一件事很困难,但再坚持一下,过了临界点,就会变得很轻松。

15.糖果效应:心理学家测试一群4岁的孩子能否坚持在20分钟后吃糖,经12年追踪,不同表现的孩子长大后个性表现不同。试验通过孩子小时候表现出的自控、判断、自信、预测其长大后的个性。启示:要善于抵制诱惑,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别指望自控力会随着年岁的增大而自动增强,要有意识地去锻炼。

16.聚光灯效应:有时候我们总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事后马上就忘了。启示: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聚光灯效应,只存在你自己的大脑中,而非真实情况的反应。试一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会更好。

17.酒与污水定律: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启示: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年轻人要在争取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情熏陶自己,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摒弃丑恶的东西。

18. 马太效应: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新约·马太福音》中提到: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启示:要保持在某个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就能够将大部分有利的资源聚拢在你的身边。

19. 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源于一则法国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可以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20.多看效应: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增加见面频率可以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21.刺猬效应: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在与人交往中,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也要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不要过度依赖或侵犯对方的边界。

22.犯错误效应:又叫“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的人际吸引力提高。如果一个人表现得过于完美,可能会让人感到难以接近或不真实。适当地暴露一些小缺点或犯一些小错误,可以让人感觉更亲切和真实。

23.自己人效应:指人们往往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如果你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尝试寻找共同点,例如兴趣爱好、价值观等,这样可以增加彼此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24.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