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经常去上绘画课
我一直对画画画得好的,对颜色,搭配,形状,几何这些处理得当的人具有好感。
这一方面源于我早年小学的时候曾花过大量时间学习画画有关,另一方面是我在见过不少人之后,一直对那些做设计的人身上存在的特质有足够的敬佩。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学画画,许多小孩子和大哥哥就坐在一个屋子里做素描。
屋子里内的灯不亮也不暗,窗外是汽车开过的声音,耳边是人们拿笔在纸上唰唰唰的声音,整个氛围很安静,却因为某种专注而变得充满了激情。
学画画的房间大约有20多来人,但发出声音的却不到1~2个,因为教画画的老师时不时地走来走去,而说话的人要么会惹怒他,要么会打扰到其他并不熟悉的人。
有意思的是,其实大家一听到老师的踱步都会竖起耳朵来听。
因为他一旦停下脚步,或是附身靠近谁的话,那就是他要么开始批评谁用笔上的问题,或是表扬谁的线条找到了感觉。
“诶,你这里为什么要加重呢?不要反复在一个地方加重颜色,这一块就不要了,重新找张纸,重新来吧,现在才2点,画好再说。”
“嘿,这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进步不小哦,你再练几次几何,可以试下组合实物了。”
老师简单的点评至关重要,他会让你一个月的练习方向瞬间变得更加清晰,而不够努力的人也可能因此而变得沮丧,方向变更模糊也说不定。
我那时虽然小,但却非常用功。一下午的绘画课,我吃过饭候1点就到,一直什么都不做,画到6点才走,一点也不输给其他比我年纪大的哥哥姐姐。
但其实,因为没有人陪我说话,也没有同龄人,周围都是一边备战文化课一边学艺的哥哥姐姐,他们偶尔拿出我望尘莫及的水彩油画,我都会惊讶好一阵子,心想,这水平快赶上达芬奇了,我以后也能画这么好吗,有点不敢相信。
心里的敬佩,和环境的严肃,让我有好几年都沉浸在那种难得的专注中。
虽然我才不到7岁的样子,但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开始学会花时间思考如何提高画艺,因为想要画得更好,想要某一天能够收到老师的点评。
终于有一天,大概是在几年后。
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成长为可以临摹一些立体素描了的学生了,我和另一个同龄人一起被安排着在不同角度下临摹2个组合的立体,一个圆形,一个立方体。
为了把这幅画画好,我拿出了干劲。我按照老师说的,先去把画面定格,在纸张几个角落把画面的范围定好。
接下来,要开始大致地敷敷几笔,把形状轮廓打好。不要小瞧这简单几笔,描的大了,你图形整个就错了,描的小了,你又难找到地方下笔,如同空军找地形降落一样,这是一个关于范围控制的问题,非常关键。
方位,大小都定好了之后,就要开始观察光线与阴影的关系了。组合图形比单个图形复杂的点在于,不同的图形之间会有光影的交叉。
比如圆形的阴影是这样,而方形的阴影是那样,而当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阴影会需要做特别的处理,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失真。因为在素描里,阴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阴影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你实物画的真不真。
我一边勾勒,一边观察物体,一边思考着光线下的阴影应该如何处理。是一笔一笔的,还是反复交叉,还是做柔处理等等。当然,现在我记不起当时那些技巧的专业术语了,只记得自己像是曾经仰慕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唰唰唰地在纸上一层层地让物体更完整。
而这个时候,老师踱步走来,然后在我身边停下。而我也停下了。
他突然笑一笑,说:
“你停下来干嘛,你这个阴影还是抓的比较准的,大胆地画。
你看你这个圆形在正方形上面,这个光你看得到是从左上面来的,圆形又在上门,那么阴影很明显是盖过方形的阴影的。”
然后,他就抓着我的手,很快地就几笔把阴影的轮廓,方向和渐变给画了出来,给我做示范。然后让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学习它的阴影技巧,把图画填满。就这样交代了几句之后,他就移步到了下个学生去做指导了。
而我,愣在那里几秒钟,但心里非常高兴。
因为老师给的评价是非常具体且有真实水平的,一方面说明了我的方向是正确的,是符合他预期的,不然他不会给我更进一步的指导。
另一方面我自己知道,其实我很少获得他的帮助或者指导,都是自我钻研,而能够得到这样的肯定,并且以一个很快的进步速度达到某种水平,对我来说也是自我的认可。我甚至偶尔会偷偷地觉得自己有天赋。
不过,后来因为高考选了理科,大学读了金融,毕业做了咨询,投资,和品牌策划,我早就远离绘画这条路很远了。远到偶尔和人谈起画画,说起艺术,我都会有点觉得它太高风险,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工作出路。
而且家人时常灌输什么做艺术都是疯子啊,容易成神经病的思想,也让我慢慢地远离了那个色彩和图形的世界。
但是这几年我偶尔会停下来思考自己,了解自己。无论是做性格测试,还是为职业做规划,我会惊讶地发现,绘画似乎从来没有真的离开我。
相反,它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我的思维,并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
比如我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就是因为脑海中常有画面,自己又善于构造一些特别的场景,记得清很多生活细节,这些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或许与绘画不无关系。
又比如我在公司里做策划方案的时候,我喜欢配一些具有冲击力的图片,习惯把排版做的靠近黄金分割,字体,颜色,图形我都习惯搭配好了才交给领导,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似乎也来自于曾经的绘画课。
再到穿衣搭配,虽然我自己是一个不怎么穿好看衣服的人,但我却很懂潮流,时尚;小的时候也是经常翻看各种杂志,看许多潮鞋,服装,新式搭配内容,觉得有意思,也想学习那些很有意思的年轻人是如何穿衣。
我一直觉得我和绘画的缘分不会因为环境,生活的变化就断了联系。
特别是有一天,我学到一个词语叫做Vision远见。
书上说,有远见的人大多拥有极强的图象思维,能够将抽象事物清晰地陈列出来。
他们对未知的未来,他们总有能力构建一副图景,然后根据这幅图景,去搭建未来。这就是具有远见的人Visionary people。
我一下子就觉得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原来画画真的不仅不需要离开我,还成为我的一部分,他让我能够有vision,让我学会了用图像化思维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让我往更高的地方前进。
想到这里,我不再听信那些什么学艺术的都是脑子有问题,也不再轻信学文不如学理。不再过于相信,也不再过于担心。
人生只要用心走,其实每一步都存在意义。
就像乔布斯所说的,人生就是联接一个个独立的点。
随着生活的进行,你会惊讶地看到那些点都慢慢地出现了联接,出现了方向。
而那些方向,不一定是你主动选择的,很多是自然而然地浮现,然后因为某种缘分而被你发现然后参与的。久而久之,你也就有了一些人生的方向。
想来,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缘分,是不可言说的演变。
我与绘画的缘分便是如此,而我想,人与人生的关系,也应该更加的自然,更加地和谐。
正如一些传世的绘画作品之所以经典,靠的不是硬朗的线条,
而是一两笔自在的勾勒,才真的令人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