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审美:当你把疑惑、烦恼化成语言字符表达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2024-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惠风畅叙

我们有两种理解世界、言说世界的路径,或者两种言说不可言说之事的语法:

一种来自理性思辨,另一种来自感性直觉。

前者重视定义、推论以及逻辑关系,这是我们一直在操弄着的,它把世界设定为一个“智慧系统”,思维与语言的功能是对这个系统进行逆向工程,最终目的是刻画出系统背后的逻辑电路图,解释其运作原理;

后者重视意象、流变、敏感于意义的错落、万物的勾连。

世界是一棵参天大树,抡起理性大斧将其砍断,掰着指头去数里面的年轮,并不能让我们知道大树的本质是什么,你要亲自伸手去触摸。

“以悟其根系绵延,风霜雨雪,皆有影响,不免伤残,又皆渡得过,滋生新鲜。”这是作家阿城在谈论侯孝贤执导的电影时写的。

我当然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理性思辨一路狂飙的结果是想象力和象征思维的残疾。这个毒,需要文学艺术来解。

这段自我反驳和限定,是在提醒你我,存在着另一套解释世界、言说世界的语法,我们除了求真,还能审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