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行
毅。。。。行
“这辈子干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要在大学之前问起,我可能支吾很久,也找不到个答案。大一上学期我会告诉你,骑车来回南京到滁州,共计100多公里。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徒步88公里到镇江丹阳。
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次更加的疯狂,更加的印象深刻。其实当我亲身经历了才发现,路其实不是那么好走,尤其是仅仅依靠你的双脚。另外吃的方面也是紧缩的不能再紧缩,4.4出发那天的中午,我的午餐是半瓶水加一袋压缩饼干,大概12点吃的,一直到3点才啃了个苹果稍稍补充下能量。到了半程目的地,吃的也只有素菜。路上的艰辛,天气的突变等等不可知因素也让我的此次毅行不那么顺利。
可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没有此次毅行,也许我永远不会了解在很少补给下,一直跋涉50多公里的艰难;我不可能体验到黑夜寒冷伤病对人精神上的摧残;无法体味生活的现实(住宿上的纠纷);当然也不会领略大自然秀丽的风景;不会去反思城市与乡村的现状;也不会感受到团队的友情,确实要是一个人走,我想20公里我就已经放弃,感谢你们,我的朋友,我的“绿色风”。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其实都在我的镜头里,在我的感悟中。
令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以前总生活在城市,感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习惯了城市的热闹与喧哗,一时间来到这宁静的只听得到虫鸣鸟叫的乡村,分外新鲜,房屋再不是密密麻麻,楞次栉比,稀稀拉拉的错落。随行的伙伴很羡慕这样的生活,说老了就在这里盖个屋,颐养天年。但细想下,在城市里待过些时日的人,再叫你住在这个交通闭塞,通信闭塞的乡村,怕是没几天就逃离了。一路走走出了山路,来到半程目的地东昌镇,这真的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镇了,只有一条所谓商业街的小镇,而且好多店铺都是关门歇业的,着实让我感到自己很幸福。继续走来到目的地丹阳市中心,确实像那么一个城市了,各种店铺,医院,学校。但暴露的赤裸裸的穿过城市的河,散发着阵阵恶臭,同时还在不停汇入新的污水,有条河被抽干了,裸露出的脏污简直不忍直视。环境污染仿佛与城市的发展如影随形,工业化必然导致污染吗?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这两年仿佛听不见了,但我们确实需要它。也许我北上的话会更加清晰的看到这些发展带来的弊端。
一路上我们也见到了许多面孔,但大多是路人,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一路上看到了许多动物,一直勤勤恳恳的老牛,听到些许动静就狂吠不止的狗狗,还有城市里几乎要绝种的鸟儿。当然还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满目的绿色,错落的高山。大自然真实的呈现在我的眼前,乡村的生活画卷般在我眼前铺开。走过了,匆匆了,记下了。
在宿舍里码着字,有热水,有音乐,很舒服。真的没想到,就在昨天和前天,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路,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是怎么做到的,想想都觉得很疯狂。其实想想,没有伙伴们的鼓励与支撑,我无法走完这段路。我不会忘记4.4那个夜晚,天渐渐黑了,大概6点的样子,我们的一个同伴实在走不动了,可是前面道路施工,我们在路边拦车,可是没有一辆愿意停下载我们一程,还被一个中年妇女骂我们神经病。气温下降的很快,风也起了,而且天真的黑下来了,两个人扶着他,走的很慢,他的手已经冰凉,我们就轮流捂着他的手。我们都在鼓励他,其实也在鼓励自己,坚持,坚持!!终于前面看到一个村子,在我们和村民的沟通下,一个大叔终于愿意载我们一程,此时距东昌还有大概8公里,他开价100,坐上车我们在大概还有5公里的路上碰到了第一梯队,一起上了车总算在8点多到达了东昌镇我们住的旅馆。在一家小餐馆,我们点了五菜一汤,只有韭黄里夹杂了些许肉丝,其余全是素的,不过大家都吃的很爽,最少的也有三碗饭,嘿嘿。
带我们的有个学长,他已经毕业,是毅行这项活动的创始人,他一共参加了四次毅行,也对亏了他的经验以及鼓励,我们很好的控制了节奏。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要想走得快,找一个人;要想走得远,找一群人”,或许说的就是团队的力量吧。他真的很厉害,我们走到终点都累的要死要活,看他一脸轻松,果断给跪。
很累,却很快乐;一群人,一群逐风的孩子;我不会忘记,永远不会。
还是那句话——走在一起是志向,一起在走是幸福!!
写于2013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