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某个东西,证实自己的存在
“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活出自己的价值。”
一直觉得要活出价值,活出自我,不要浑浑噩噩,可怎么活出价值和自我呢?没搞明白,好像就喊喊口号,要么就是别人在说,说得人多了,好像自己也要这样,就成了自己下决心的幌子。
几年,几十年以后,回过头来想想,活出价值和自我是在是太抽象了,停留在了意念里,反映不出东西来。
一开始,忙碌成为了活出自我的体现,总有人说要活得“充实”,忙碌即充实。忙完回家身心俱疲,看看表,该上床休息了,这一天的价值自认为是有所体现了。
忙也不能总忙啊!闲下来的时候就无法体现价值了吗?于是去寻找,脑袋里苦思冥想,逐渐就陷入了内耗,因为要从过去寻找模板,“反刍”自己经历过的林林总总,期望找到另外一种体现价值的东西。发现想了一圈,精力耗光了,情绪还低落了很多。
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发现怎么活出自我和价值来。时间过去了,所有的想法和寻觅都停留在了意识里,然后发现停留在意识里,反映不出东西来就是浪费时间。
后来发现,体现价值和自我需要的是载体。忙可以称之为“充实”,细想之下,那只是无暇顾及其他,不让胡思乱想来占据自己的时空的借口;究其内容,瞎忙而已,瞎忙到迷失了自我,异化成为了一个钉子。
载体在哪里呢?
于是乎,开头那句话映入脑海,人总要待在什么里面,沉溺其中,苟有所得,通过这个“什么”为载体,也许是爱好,也许是技能,也许是每天在某个固定时段要做的某件事,来证明自己存在过,这才是价值。
突然想起我讲过一句话:“我觉得什么什么是没有用的,要做点什么,留下痕迹,即使我不在也能让人们知道我觉得的东西是存在的。”是啊,我不可能在任何需要我的时间和地点出现,来证明我的存在。如何解决,只有留下痕迹。
如何留下痕迹,就像小学生做作业,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学生学习的知识被掌握了,学生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在老师面前证明自己学习的成果。我要证明自己存在,向自己证明,仅凭说话和想法无法落到实处。
特别是想法,一闪而过,有时候甚至连想法都没有,大脑好像是停止的,坐在沙发上,整个人就像空气,等反应过来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坐在了沙发上。那沙发就是自己存在的载体。
沉溺在某个东西里,也许不用让别人知道,也许喜欢被人知道,无所谓啦。总比一闪而过,或是停止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要好。等一天醒来之际,马上意识到昨天做的事,今天还想做,没有了内耗,没有了迷失,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我昨天因为某个东西而存在过!这就是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