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简说红楼之一僧一道

2021-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简JN

上一篇|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

仔细阅读《红楼梦》文本的读者不难发现,整部《红楼梦》的所有故事和情节,全部是在一僧一道两位仙师的掌控之下进行的。僧道二仙穿越于仙界和人间,为读者导演了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楼梦》。由此可见,一僧一道是《红楼梦》人物中的关键之关键。仔细阅读了前八十回的读者更是清楚地知道,一僧一道总是在关键时刻现身,度化甄士隐、柳湘莲,救凤姐、宝玉姐弟于性命危急之时等,大大小小的事件皆在两位仙师的运筹帷幄之中,可见一僧一道在整部《红楼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僧一道的来历

僧,在仙界名茫茫大士,到人间便幻化为癞头和尚;道,在仙界号渺渺真人,到人间则为跛足道人。神通广大地穿越于神界和人世的一僧一道,来历到底如何呢?

一僧一道首次现身是在《红楼梦》第一回开篇的神话故事中,故事首先交待了女娲补天石的来历,石头因无材补天而日夜悲号。有一天,忽然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阔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正是因为僧道的这些话,才让补天石动了凡心,想随着僧道到红尘中“受享几年”,那僧便将石头幻化为一块美玉,并镌刻上文字,袖了石头,二仙飘然远去。

一僧一道在人间第一次出现,则是在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在街边看热闹时,“只见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看到甄士隐抱着女儿,“那僧便大哭起来,”向甄士隐讨要英莲,“舍我吧,舍我吧!”并且口内念了四句言词,实则是说出了英莲的命运。

通过上述两处文本不难看出,不管是在仙界大荒山,还是在人间的江南姑苏,均是由一僧一道穿针引线地来引领故事发展的,可见两人的重要性。读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僧道的两次出现,长相、神态截然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僧一道之谜

在仙界,不管是“灵性已通”的补天石,还是梦中的甄士隐,都能轻易看出一僧一道的不同凡响,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颇有慧根的甄士隐,见到了梦中被自己称为“仙师”的一僧一道,不但看不出两人的真面目,而且对两人的善意提醒充耳不闻,最终导致女儿英莲丢失的悲剧。

一僧一道在仙界与人间的长相完全不同,我认为实则是体现了作者设定的“风月宝鉴”一体两面的寓意。风月宝鉴正面照和反面照,看到的影像是截然不同的,其实正是对照镜子的人能不能透过表相看本质、能不能认清“真”相与“假”相的最好检验。

人间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幻相为“假”,仙界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为“真”,可惜世人多是长着两只势利眼,往往以貌取人,自然也就容易犯原则性错误,以真为假,以假当真,这也恰恰体现了太虚幻境“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的深意。

一僧一道的寓意

僧道分别代表着佛家和道家,这是毋容置疑的。那么,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中的寓意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体现出作者对佛、道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作者将一僧一道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两人不但贯穿于整部《红楼梦》始终,而且负责推进整个剧情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佛、道传统文化对作者及当时人们思想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者的宿命论思想。

其次,作者又通过一僧一道的行事风格,对现实世界中假借佛、道之名的伪佛、伪道进行了无情鞭策。其实,不管是佛也好,道也罢,都应修心养性、淡泊名利、远离尘世、与人为善的,但我们看《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净虚老尼、张道士等一干出家人,不过是披着一件僧衣道袍罢了。

再者,我认为也体现了作者对佛、道修成正果的困惑,从作者给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所取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对于普通人来说,修佛修道的道路是漫长而不可预知的,要想达到佛、道的至高境界,那是非常“渺茫”的。知易行难,很多人往往是做到了“知”,在“行”上一般只能做到“形”似,而做不到“神”似,也就是难以修成正果。妙玉如此,贾敬亦然。妙玉的结果虽然不确定,但从判词中可以看出下场并不好;贾敬不但没有“得道”,反而丢掉了性命。宝玉最后的命运如何?是出家了?还是穷困潦倒地生存在人间?八十回后的内容不可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流传的多个批书人的批语来看,作者是进行了反复修订的。其实这些不同结局的设定,体现的恰是作者心中的困惑。

于2021.9.25 16:46

NO:2021-46

上一篇|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