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演员

2022-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陆水手

情绪的惯性是个很有意思的事。

有几次,我跟趣趣讲道理没有效果,想用愤怒的情绪强化对她的影响,于是自己主动进入到生气模式。

本来想稍微进入一下,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自己沉浸在里面了,出不来了。

潜意识觉着,如果生气了一下就立即停止,会失去威信力,导致刚刚以及之后的生气起不到作用。

就像是一个演员,被剧情推着走,只能接着演。

我把这种感觉跟趣趣说了,仍然驱散不了情绪,只能等它自然消散。

这种还好,只是短暂的情绪,并且能全程意识到。还有一种更大的情绪惯性,是性格。

人其实没有固定的性格,在不同的关系里表现的状态完全不同。比如在熟人面前眉飞色舞,在陌生人面前腼腆矜持。

好的演员,需要频繁地切换自己的情绪,以便阐释不同的角色和剧情。而且,在某每一个场景都认真投入,并用一些典型行为塑造和维持自己的“人设”。

这很有用。

很多人在内向的时候都想快速切换到外向的状态。这需要大量练习。

周星驰在电影里看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值得研读并多复习。

《演员的自我修养》摘抄笔记

既然是表演,就不用那么扭捏了,再怎么窘迫的也都是剧中角色的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比如赵薇在《港囧》里为了生孩子的倒立,范冰冰在某剧里的马震。这些都是剧中角色而已。

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是一种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