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铁:米甲的丈夫 ——《圣经》小人物系列
帕铁:米甲的丈夫
——《圣经》中的小人物系列
根据《撒母耳记下》3章记载,帕铁是拉亿的儿子,但是他最重要的身份是大卫的妻子米甲的丈夫,这真是一个尴尬的身份。
扫罗死后,扫罗的元帅押尼珥要投效大卫,大卫同意与他立约,让押尼珥帮助自己使以色列归服,但又口气强硬地对他说:“你来见我面的时候,若不将扫罗的女儿米甲带来,必不得见我的面。”说完这话后,大卫似乎等不及让押尼珥来处理这件事,马上又打发人去见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说:“你要将我的妻米甲归还我……”,在此之前,大卫逃亡之时,扫罗或许为羞辱大卫,或许多少是为女儿的幸福考虑,已经把米甲给了迦琳人拉亿的儿子帕提(后译为帕铁)为妻。
此时,扫罗家族大势已去,伊施波设迫于大卫和押尼珥的权势,便打发人接回了米甲。
于是发生了一幕丈夫和妻子“生离”的情景,《撒母耳记下》3章15-16节是这样记载的:“伊施波设就打发人去,将米甲从拉亿的儿子她丈夫帕铁那里接回来。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户琳。押尼珥说:‘你回去吧!’帕铁就回去了。”《圣经》描写帕铁的这一句话,如一出悲剧般直戳人心,让人禁不住要为这个小人物的命运放声一哭。
帕铁“一面走一面哭”,可见他真心爱恋米甲。《圣经》中没有记载米甲和帕铁的家庭生活,可以想像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拥有平淡却时有甜蜜的家庭生活。但米甲是前任以色列王的女儿,曾经是现任以色列王的妻子,她不平凡的身份,注定了她和丈夫帕铁没办法平凡而平静地生活下去。
当帕铁一边走一边哭的时候,《圣经》中没有记载米甲的反应。在我的想象中,米甲应该是麻木、茫然、任人摆布的。
在扫罗的眼里,女儿米甲是政治工具,他以米甲做诱饵,让大卫去割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当聘礼,希望大卫丧生在非利士人手中。而精明勇敢的大卫为要做王的女婿,就和跟随的人杀死二百非利士人,把聘礼满数交给扫罗。(《撒母耳记上》17章) 《圣经》中说米甲爱大卫,但没有说过大卫爱米甲。大卫做王之后,让米甲回来,是思念米甲,念念不忘夫妻旧情吗?大概并不是的。
据《撒母耳记下》3章记载,大卫在希伯伦得了6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是不同的妻子生的。这些女子是否都是米甲回来之前娶的,并不清楚,但至少可以肯定,大卫此时已经拥有亚希暖和亚比该这两个妻子了。大卫对米甲并没有特殊的感情,甚至对米甲还有没有感情都不好说。从后面的经文中可以看到,米甲重新成为大卫的妻子后,两个人彼此刻薄相待,关系完全破裂。
有解经说,大卫让米甲回来,是从政治上考虑,他作为前王的女婿,做王更有正当性。但在我看来,这一点说不通,如果女婿做王有正当性,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和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应当更有继承王位的正当性。此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神废了扫罗,通过撒母耳膏立了大卫,这是大卫做王的最大的正当性。如果大卫没有对神的依靠和信心,要以前王女婿的身份获得做王的正当性,神定然不会喜悦。
大卫更多是要申“夺妻之恨”。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一朝权在手后的正常反应。在这一点上,大卫并不超脱。大卫之所以合神心意,是因为他在神面前谦卑,大有信心。不是因为他行为完全。
“帕铁就回去了”(撒下3:16)。这是《圣经》中帕铁的结局,留下了一个凄苦可怜的背影。帕铁如何度过余生,我们不知道,或许另外娶妻,忘了米甲,或许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人生彻底成为一出悲剧。
实际上,如果没有主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赎,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人生都是一出悲剧。因为罪问题带来了死亡,死后还有神公义的审判,是何等的悲惨、没有指望。
而我们的主来了,“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马太福音》12:20),他怜恤我们,知道我们如帕铁般软弱和可怜。他本是大有能力的神子,却为了我们成为软弱,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代替我们受到神公义的审判,救我们脱离了悲惨的结局。
我们短暂的一生,常常如帕铁般悲苦,“一面走一面哭”。然而,我们至终要与主同在,他必牧养我们,领我们到生命水的泉源,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启示录》7:17)!